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上期末专项复习(1)文言文基础训练(2)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3)古诗文
(2019-01-15 11:15:37)
标签:
教育 |
分类: 初中各年级语文试题及分类 |
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上期末专项复习
(1)文言文基础训练(2)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3)古诗文默写
1.找出每组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
(1)年与时驰(放松)
(2)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3)前狼假寐(睡觉)
(4)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 温故而知新(旧的)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5)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检查、反省)
(9)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13)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16)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修养)
(19)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22)意暇甚(从容,悠闲)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尊君在不 “不”同“否”
(3)其人舍然大喜 “舍”同“释”,解除、消除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太丘舍去
(2)可以为师矣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6.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1)而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
(3)日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4)若未若柳絮因风起(如)
(5)以可以为师矣(凭借)
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改变它的主帅;但一个平民百姓,他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习之后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是很愉快吗?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才德的人吗?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一味地)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同走路,在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7)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8)家无井而出溉汲。
(9)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0)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1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1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很狡猾,但一会儿两只都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1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清心寡欲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明确志向,不安定清静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达到远大目标。
(1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9)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20)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会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陋室里,又怎么来得及!
(2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2)未若柳絮因风起。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孔子,
2.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4.泰戈尔,
5.冰心,
6.《世说新语》,南朝宋的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集》。
8.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国别)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二、走近名著
(一)《朝花夕拾》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体裁)集。
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4.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5.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6.《狗·猫·鼠》这篇文章里,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7.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8.《五猖会》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表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9.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示例: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
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适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二)《西游记》
1.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孙悟空从他那里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孙悟空的兵器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名如意金箍棒。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护送唐僧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2.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姑娘、老妇、老翁来哄骗唐僧。
3.《西游记》中,沙和尚原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后因打碎玻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在流沙河做水怪。
4.全书共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太白金星;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太上老君。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1)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石猴与其他猴一起洗澡,想研究洗澡水的源头,上山一看,是瀑布。猴子们说:“谁能进去又出来,不伤身体,就是我们的大王。”石猴进去又出来,毫发未损,还为其他猴找到了安家的地方,被封为“石美猴王”,后来将“石”字隐去,称“美猴王”。
(2)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激将法。猪八戒:粗中有细,善于对症下药;憨厚又懂得用心计。
古诗文默写
一、直接性默写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理解性默写
1.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7.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写现在之衰,来抒发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孤零的感慨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自己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9.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之情的诗句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直接赞扬秋景胜过春光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书写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
13.《潼关》中谭嗣同以大气浩然之笔抒发冲决一切人生羁绊的豪迈情怀的诗句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三、运用型默写
1.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漂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
3.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4.九零一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鼓励队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四、归类默写。
1.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
示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连续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示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请写出连续两句你所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请写出古代诗词中与花有关的诗句。
示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文名句。
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