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行业存在这样一个死循环:没有知名度,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广告。没有广告,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知名度。也正是因为这个死循环,让视频网站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烧钱大户。
刚上市不久的酷六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很多人发出这样一个问题:酷六上市了,优酷呢?很显然,在大众的眼里,优酷比酷六更有实力,但是却是酷六抢先上市。这上市的背后也有许多扯不清的关系。首先酷六的上市并不是独立上市,而是通过盛大,华友完成的曲线上市,而且,响亮的上市名号之下仍然是解不开的死循环。因此,酷六上市远远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光彩。
可以说,如果酷六没有完成这次曲线上市,很有可能死在死循环中,最终脱离人们的视线。盛大给了酷六这次机会,让他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加上上市的影响,也成了风头浪尖的角色。同样,在上市的美誉下,如何解决亏损,走出死循环的压力似乎更大了。虽然盛大给了酷六机会完成上市,但是并不会直接帮助它跳出死循环,而是和酷六私下签订了对赌协议,如果酷六完成赌局要求,才算真正入门盛大。
迫于资金的不足,酷六原计划的走正版之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打压对手,自我炒作成为了一种捷径。捷径必然存在风险,2010年1月份,酷六对同行进行的大规模诉讼,理由其侵犯了酷六多部剧集的网络独播权。对于这几部比较冷门的剧集,酷六突然拥有独播权让人很难理解。后来经版权机构人士透露,酷六在通华友世纪合并前,分批购入了多部冷门剧集的独播权,特地作为诉讼的筹码。低价故买冷门剧集独播权,为了诉讼刻意购买独播权,酷六的这种做法难脱恶意诉讼的嫌疑。
这里我想到李善友的一句自我介绍:我叫李善友,善良的善,朋友的友。但是在利益竞争上,李善友的做法可谓低劣,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廉耻何在。
也许是迫于形势所逼,酷六在通过版权打压同行的时候,却没有彻底解决自己网站上的盗版问题。在对同行进行诉讼不久,也同样遭到了对手的轮番炮轰,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此简单的道理我想李善友不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让人捉摸不透,难道只是想通过这样的事来进行炒作?如果真是这样,炒作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口碑呢?不得不说这是酷六在垂死关头的孤注一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