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辽塔
辽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41
  • 关注人气:8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接伴使辽使行纪(七)宜州

(2018-10-23 22:46:20)
标签:

义县

奉国寺

大雄殿

七佛

万佛堂石窟

分类: 大凌河畔
从双庙到义县的307省道,大概70多公里。我们先后穿过了朝阳、北票二县市后驶入义县境内。当车窗外闪过刘龙台的字样后,天已经全黑了。
我们行驶在漆黑的山路之上,只能靠车灯照明,好在过往车辆并不多,地形也并不复杂。一辆辽G牌照的车始终跟在我们后面,二车结伴同行,甚至我忍着腹痛下车解手,那车都不曾超越我们。直到临近义县县城,307省道并入了305国道,前方出现了灯火,这辆辽G才超越我们绝尘而去。
我们在义县金三角找到一家名为“宜州”的宾馆,冲着这名字,我们迅速入住。入住后,我一解腹中胀痛。腹泻很严重,但丰盛的晚餐和摆在面前的大西瓜还得吃。
晚餐后,铁县和小河都表示对西瓜无意,甚至诸位还有让我把西瓜背回沈阳的打算。这可不行。
于是趁国保和陈喆在街边闲聊之时,我在广胜寺塔那边的商店买了两把匙(晚上九、十点钟,好多店家打烊)。回来后,我们三人宰开西瓜开吃。
现在回想起来,好在此瓜中看不中吃,我没有吃多少,否则腹泻症状肯定要更加严重。
正当我们仨用匙掏瓜之时,陈喆和国保相继收到盘锦琼局的来电。琼局是盘锦人,欲翌日来义县与远方的客人一会。
我自幼生活在省城沈阳,多年来无不感受到沈阳便捷的交通出行。可最近几年,随着我来辽西游塔次数的增多,我发现沈阳与辽西诸县市,特别是义县的交通并不是很方便。从沈阳走高速去义县,你无论是走彰武—阜新,还是京沈到锦州,都绕远,距离还都差不多。
现在我惊奇的发现,琼局所在的大盘锦才是全省出游最便捷的城市。石油城盘锦,尽管自身没什么底蕴,但其西去辽西锦葫朝义,北上阜新广宁,南下营口大连、金复海盖,东赴辽阳沈阳以至铁岭开原,都是无比的便捷。
7月31日清晨6时许,琼局已自驾车来到宜州宾馆门前恭候我们。我与国保、陈喆三人先行登上琼局的车去寻找晨光中奉国寺的拍摄地点,但无功而返。其实拍摄地点不能在奉国寺周边寻觅,再往北走到大凌河桥头,那才是绝佳的地点,奉国寺大雄殿和义县广胜寺塔可一并收在同一幅画面中。
回到宾馆退房时,因担心腹痛影响一天的行程,我找到小河要了一片痢特灵。小河每次出门,都是细心准备,各种常用药一应俱全,女人的心细是我们这些爷们所比不了的。
因奉国寺八点开门,我们一行六人又先去了广胜寺塔(下图)。接伴使辽使行纪(七)宜州

然后来到奉国寺山门前的广场上吃早餐,静待开门(下图)。早餐我只是象征性的吃了几口昨日晚餐打包带回的“雪绵豆沙”。
顺便做个广告,“雪绵豆沙”为餐后甜点,乃辽宁名菜,但近年该甜品在沈阳的大中饭馆几乎绝迹,而在辽西依旧生命力顽强。接伴使辽使行纪(七)宜州

总算熬到八点钟,我们一行六人鱼贯而入,疾步奔大雄殿扑去。接伴使辽使行纪(七)宜州

(下图为奉国寺大雄殿)接伴使辽使行纪(七)宜州

对于国保兄来讲,当他昂然步入大雄殿的一瞬,他来辽的终极目的终于实现了。奉国寺是他此行的重中之重,其他辽代砖塔都是捎带脚。
对于陈喆来说,由于我们之前在网上对奉国寺有争论,所以此行就有着是否能成为融冰之旅的特殊意义。
那是在此行的一年多以前,陈喆通过对比义县奉国寺和大同下华严寺的彩塑,认为奉国寺七佛的脖子稍显细长,年代可疑,很有可能为清塑,进而半开玩笑似的对大雄殿的辽构身份也产生了怀疑。此言一出,我与琼局都很难接受。尤其是我心思较重,对家乡的爱又是异常狂热,因此连续数日夜不能寐。
事后不久,陈喆经多角度的查阅各种图片和文字资料,终于改口。陈喆承认奉国寺七佛为辽代彩塑的无双精品,并诚挚的在网上向我和琼局道了歉,但他依旧认为奉国寺七佛是主体为辽,头部七佛一面,极有可能为清代补塑。
所以此番陈喆亲临义县,他决心一定要弄清这个问题。 
在大雄殿内,琼局一直不离陈喆左右,请教着各种问题,我也不停的与其和国保兄交流。又赶上当天有来自陕西和天津的两伙专家正在对彩塑菩萨和壁画进行除尘与测绘,再加上我们一行,整个大雄殿里充满着学术研究的气氛。 
陈喆观察仔细,目光如炬,任何清代改动的蛛丝马迹都难逃其法眼。陈喆唤我近前,指着一尊大佛脱落的头皮(下图)对我说,这头皮就是清代重妆的铁证。最终,陈喆不再纠结大佛头部是否为清代重塑,他给出了“辽代原作,清代重妆,下手较重”的十二字结论,非常符合情理。接伴使辽使行纪(七)宜州

 我们在奉国寺逗留了2个小时的时间,问题解决后,我们随即启程奔赴义县万佛堂石窟。
 在万佛堂石窟,陈喆更是如鱼得水。对于石窟,陈喆见多识广,学术造诣已相当深厚,对刘建华所著的《义县万佛堂石窟》更是烂熟于胸。
他逐窟找到义县万佛堂的看点,向我们一一阐述,使我意识到小小万佛堂竟有如此精妙之所在。经陈喆讲述,让我对万佛堂石窟转变了观念(以往我一直认为其保存不佳,只是因处在辽宁这种石窟稀缺省份才得以跻身国保。) 
下图为陈喆在第5窟中为我们讲解,图中最右侧可见陈喆挥舞着的小手,景区的管理员亦被其吸引。 接伴使辽使行纪(七)宜州

其实不仅仅是景区的管理员。在第1窟,陈喆的讲述,甚至吸引了看守石窟的僧人。
第1窟内有僧人看守,对我们拍照指指点点。但我们全然不顾,一边拍照,一边听陈喆讲解巩县、云冈诸窟与义县万佛堂相似异同之处。那僧人应该是头一次听得如此专业而又生动细致的讲解,反而凑上来问巩县在哪里?也不管我们拍照的事儿了。
临走,陈喆告诉他:巩县在河南,比万佛堂保存的要好,可以去看看。 

陈喆后来有文写道:万佛堂石窟虽小且残,却仍不失其芳华。福山虽不广大巍峨,却面朝大河,景色可餐。我与二三好友于盛夏之际,游万佛堂,观大凌河,可谓快哉乐哉。山间之清风,佛陀之微笑,尽入眼帘,让人回味无穷,终身难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