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樽明月
金樽明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00
  • 关注人气:14,8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前度刘郎今又来

(2018-04-10 16:34:55)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风筝(散文)

随笔:《前度刘郎今又来》


金樽明月文


光阴荏苒,一晃一年就过去了。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在一年的时间里,我没有动电脑,没有写文章,没有好好地与他人交流与自己交流。我做什么去了呢?用我的话说,就是做了一年的闲云野鹤,悠哉游哉的“晃”去了!我想看看,做一个不读书不看报不思索不写文章的人,做一个市井闲人会怎样,会不会闲的“幸福死了”呢?

呵呵,结论是,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还是“做回我自己”才舒坦啊!

于是想起了刘禹锡的诗:“前度刘郎今又来”,我终于又回来了!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许多如刘禹锡的这种体验: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暮然回首,好像一切都变了,再一回首,好像一切又都回来了!你惊讶,咋回事啊,变来变去的一切,时而失去了,忽然又失而复得,一当你醒悟了,走过去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一样。而最终,你还是你,只要你在,一切都会按照原来的轨迹,继续行进,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你的怅惘,你的所思所想,只有思想不在原位,其它的都在自然运转着,什么都没有改变!

 

说说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祖辈为中山靖王刘胜。刘禹锡是唐朝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是贞元九年考取进士的,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衔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应该说,刘禹锡还算得上是一个成功人士,但是在历史上功绩更为显著的应该是他的文采,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浅显易懂,男女老少都喜欢。

    

   我就很喜欢刘禹锡的诗,很多都喜欢。今天的共鸣,则是他的“游玄都观”的两首诗,正合了我当下的心境:

 

第一首是: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第二首是: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时光流逝,谁的人生风起云涌,谁的世界尘埃落定,在浩瀚史册中,不过是寥寥几行书,有的什么都留不下,有时候,总是没有一首诗风流而贴切。

       读刘禹锡的这两首诗,忍不住莞尔一笑。这两首诗前后相隔十年,这十年他是怎么度过的,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只知道他在官场上不得志,升了贬,贬了升,其间的苦闷与烦恼,让这两首诗轻轻带过。苦闷时摇头感叹:“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高兴时又欢畅淋漓:“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好一个“今又来”,那种惬意溢于言表!“今又来”是一种“胜利的归来”,“轻快的归来”,“今又来”可以让他忘记一切痛苦,只记得结局!桃花依旧在,只是笑春风,桃花的命运,菜花的命运,与他的命运相比,真是太小菜一碟了!

 

       回想往事,有时不堪回首。倔强的刘禹锡在前,我辈也不输与他。倔强的角力,有时候真似“咬牙切齿”般的虐心!在新浪做了七年草根博客版的编外编辑,无名无利,当大病缠身时,没有误过一次值班,病榻上不知生死未来,几乎没有盼头的日子望着身边的病友一个个的离去,还值那“劳什子”班作甚?可是就有一种叫做“不放弃”的念头支撑着,经常气喘吁吁的认真着较真着,只有“承诺重于山”的“孽思”高于一切。每一次回到病室,就会想起“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悲壮,刘郎不在树却在,种树尽是后来人啊!想想,做个刘郎可真不容易!人活着,图什么?刘郎去后,自有栽树人!只是自己执迷不悟,让一种倔强的任性恣意挥洒,完成任务的快感充斥着整个身躯,“让自己站直了、别趴下”就成了唯一的企盼了。

 

时过境迁,似乎悲壮的歌曲还未唱完,外景地却彻底改变了。最美好的是,痛苦过去了,艳阳回来了,我也就迈着轻快的脚步,重新做回了自己。再没有比重拾健康来的高兴,睡梦里都会笑醒!刘禹锡的诗真是贴切:“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以为桃花最美,经过了大风大浪以后,看着菜花也是最美的。没有了种桃道士,脚步依然停不下来,“前度刘郎今又来”,那种轻快与兴奋,只有经过万般痛苦的人才会理解,才会更加珍惜啊!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这首《秋词》,不正是当下这个秋日里绝佳的写照吗?前度刘郎今又来,前度的我也回来了,望眼一排秋鹤展翅高飞,是否应该纪念一下呢?

真好啊,今天的秋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