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middle/5f9ebd9fg8b66a03f02f1&690
在网络世界里,我喜欢认真地读一些博友的文章。这是基于一种认识:若要写文章,功夫在其外。为什么功夫在其外?那是因为,我们必须不断地汲取营养,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充实起来。这个过程很重要,没有这个过程,知识就不能吐故纳新,人的思想,也会变得陈腐不化起来。
常听到一些资深的博友对我说:“已经十几天没有更新博客了,很想写点东西,就是没有什么可写。写点什么呢,江郎才尽了。”我笑说:“为什么江郎会才尽?大千世界,每天都会发生那么多事情,每天都会有那么多感受,怎么就没的可写呢?”还有一位博友问我:“你写那些认真的、唯美的文章,想写到何时呀?能写到何时呀?”我说:“永远,永远写下去。”那人笑笑,说:“不可能的,再过一两年,你会感到自己枯竭了,就会没有什么可写了。”听了朋友的话,当时很不以为然,可能因为自己的经历还很浅。现在想想,觉得他说的没有错,有时候,我也开始为“写什么”而犯愁,想不让自己的博客水平下降,着实不容易呢。
我曾经见到一位大书法家,在参加笔会时写了一幅字。打心里说,字写得真不怎么样。我在奇怪,名声那么大,怎么写得如此一般般?那个书法家对我说:“今天写的不好,状态不好,想写一幅新字,结果写得很差,让你见笑了。”我突然悟到:哦哦,之所以写的不够好,原因就在这个“新”字上。写旧的东西,可以随手拈来,写新的东西,就要冒一些风险。难怪有人说,书法家参加笔会,写的都是“陈词滥调”呢。
我们都不是天才,也不是神仙,没有那么多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才华。所以,不论到了何时,都要重视学习,尤其是向他人学习。博客世界很大,不要瞧不起任何人。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他的“灵机一动”,都会有闪光之处出现,多去看看、去瞧瞧,应该很有乐趣。我很不赞同作家麦加的那句话(也可能是误传的他的话):“草根博客里都是垃圾,只能做垃圾用。”其实博客里更多的是土壤,很肥沃的土壤,你若善于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看草根博客,大多很注意三个类型的文章:一是注意思索性很新很厚重的文章,也就是那些很逻辑、很新颖、很深刻的文章,我喜欢与这些博主做深透的交流。不要吝惜时间,与这样的博主交流,其实是提高自己思想能力的好方法。二是注意博客里的美文,美文里词汇量很大很丰富,为什么那些博主写的文字很美?文章是怎么构成的?词汇运用了哪些?这些很重要,就像蜜蜂一样,需要不断地去采集那些美的元素。当然有些文章仅仅只有美,词汇堆砌痕迹很重,有些没有什么中心思想。但即便是这样,我也愿意去读它,因为它会给我另一类感受。三是注意看博主写的关于个人经历的文章。这类文章,很多很真实,不是无病呻吟,是“认真度过每一分钟”的那种感受。人的经历,千人千样,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要认真地度过每一分钟。人来世上,好时光就那么几十年,多看看别人的人生,自己就像多活了许多人生一样。人们到处去旅游、去看风景,何不多看看人生的风景,多听别人讲讲故事呢?这三类文章,是我最喜欢看的。很可惜,恰恰新浪草根里,这样的文章没有出口,没有栏目平台来承载这样的文章。这些文章,几乎没有被推荐的机会。我曾强烈建议,草根里正宗地设立这样三个板块:心灵鸡汤、人在旅途、美丽永恒(诗歌、美文、美图,一直没有出口,可放在这个板块下)。这样的板块,大家都有的可说,有的可写。可惜啊,人微言轻,这里的地儿不是我开的,我说了不算。其实,这三类文章,是构成草根的基础,是草民“真实”的根基。草根平台,要引导积极的思索,引导对美的感悟,才是正途。那些乌七八糟的文章为什么泛滥?有些人心中不觉是丑,还去哗众取宠,所以才会把自己的精力浪费了。如果有这样的健康板块让大家去驰骋,大家还会为“写什么”而犯愁吗?不论一个人希望怎样打理自己的博客,希望写时评也好、娱乐也好、情感也好、校园也好、生活也好,没有这三类文章做基础的练功,写出来的东西难免很虚很弱。凭空臆造的文章、抄袭的文章为什么那么多?太看重草根的平台归类了,因而忽视了最基本的“草根精神”,这也是病症的根源之一。
不过,不管我说了算不算,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浏览我喜爱的文章。在我博客的左侧,有许多博友的博客链接,有人说,都是什么呀,很多并不精彩。我倒觉得,是否精彩,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我愿意很轻松地找到我想看的博客,那里是我的浏览区。我要看的是那些“不闪光”的博客里的“闪光点”,这比追踪名人、看那些写的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价值的文章要好得多。蜜蜂嘛,就是很弱小的,采集的蜂蜜,也很少很少,不过慢慢积累,就会慢慢多起来,很够我食用的。食物很丰富,人就会健康,何愁会“江郎才尽”呢?
在草根博客里,大家讲求的是一个“玩”字。“玩”是一种心态,说的是,在博客天地里,是一个世外桃园,若想得到很功利的东西,如在世俗社会里想要的名利、地位、财富,这里没有。这里就是那样一个地方:很放松、很享受、很友好、很美丽。写博客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虽然是玩,也要“玩”的很负责任,很有追求。这个追求,就是指的那种学习精神,学习别人之长,补足自己之短,消遣自己的精神,尊重不曾相识的朋友,这样的“玩”,不是很健康的吗?
本来,这篇心得类的小文,是发在我的副博客里的。又想,这也是一个很大众的问题,故而移到我的正博客里,与大家共同切磋。
又及,在玩博客的过程中,认真与人沟通,也是很重要的。你肯于花时间与人交流吗?怎样交流才会使别人和自己都有所收获?我想,看到了对自己很有感触的博文,千万别错过,好好写留评,然后再积累起来,也是一种好方法。虽然累一点,总比走马观花地到处“蜻蜓点水”为好。不论是提高思想的水平、还是提高写作的能力,重视认真积累,都是很重要的。不多,一天写一两个厚重的留评,应该还是做得到的。
下面附录我与博友武陵山的交流,也是自己的一种积累过程。能与三五好友一起交流比较深入的话题,心里感到很享受。武陵山的这篇博文,写得很好,只可惜,哪一个栏目都无法推荐。像这样的博文很多很多,质量也很高,只是没有栏目平台承载。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他的文章,我觉得很遗憾。
附录:与博友武陵山关于他的文章《【散文】我是什么鸟,不要太在乎》的互相交流,我觉得很有收获:
金樽明月
2010-07-15
00:23:44
认认真真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地看完了你的自述(虽然很长),真的感觉“受益匪浅”。这个词不是虚说的,何其实实在在乃尔。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经历,因为所有人的经历几乎都不可复制,世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但是,所有的经历用最简单的脉络去讲,不外乎:启蒙--学习认知世界--获得自己生存的本领--以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做生存的谋生--反思、回头看自己的经历--再上一个台阶即不单单为了自己而活--做自己能做的事,想自己能想明白的道理--把它留给后人.....几乎都是如此的,当然,这只是正常人的状况。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的出身、经历,不论有多大的差别,如一个农村孩子,和一个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孩子,一旦步入社会,都会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如果你能够诚诚实实地走下去,不虚夸、不浮躁、不投机取巧,大致都会殊途同归的。如果,你再自觉地去多读书、多想问题,最终思想的程度往往都会达到一种大致相同的高度。少数人过于聪明,也有少数人过于愚笨。过于聪明的人和过于愚笨的人可能风险同样的大,也许都做不到“寿终正寝”(如文强)。不管我们到底是什么鸟,只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就会成为自由自在的鸟,飞翔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里。太高和太低,都不会属于你。
怕就怕有些人,自己虽不是什么能够飞得高的鸟,还要弄虚作假为自己积攒羽毛,让自己显得能够飞得很高的样子(如唐骏)。在我眼里,我并不会认为他因为有亿万家财就把他看作“神明”,因为我从来不会和这些人去比什么。你的这些心里话,很符合我的思想:“我就是一只普普通通的鸟,能够在我的天空中飞翔,就已经很知足了,何必希望飞得更高呢?”所以,我认为,知足的人,心态才会平和,平和了,生活中才会轻松,轻松了,眼睛里才能看到美,心里有了美感,你才不白来这世上一遭。有万贯家财而没有心中的美,真是一钱不值的。
古人早就说过:“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们又能饮多少呢?所以,像你这样解剖自己的人,不做任何粉饰的人,才见内心的强盛,才是最有力量的人。
卢梭的《忏悔录》,是世界公认很彻底的不加掩饰的伟大著作,你的文章不长,却有卢梭的风骨,很可钦佩。所以看后,感触颇深。虽然你写的很平实,我却感到了平实背后的不平凡。唐骏若能像你这样审视自己,就不会有现在的麻烦了。
武陵山的回复:
2010-07-15 01:35:47
明月君的长评让我感概万千——岂止是长评,简直就是一篇人生的哲理小文!
我从来就不会埋怨自己当年的过去的苦难,正如你所言,“一个农村孩子,和一个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孩子,一旦步入社会,都会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如果你能够诚诚实实地走下去,不虚夸、不浮躁、不投机取巧,大致都会殊途同归的。如果,你再自觉地去多读书、多想问题,最终思想的程度往往都会达到一种大致相同的高度。”所以,出身只是一种过去的印记,它在某种程度上根本代表不了现在,更不要说将来。
爱惜羽毛其实并不可怕,怕就怕有些人在将别人的羽毛插在自己的身上,这样下去,终归有一天影响飞行不说,甚至这些羽毛掉落下来的时候会比没有这些羽毛之前更加丑陋。唐先生显然应该是一个事业上功成名就的成功者,那些当初插在他身上而不是长在他身上的羽毛,他本来有实力可以不去在乎。可是,当别人告知他这些“真相”的时候,他“本能”地选择了抢夺不属于他的东西——他为什么就不能如实相告呢?他现在完全有能力去承受自己早年落下的幼稚病啊;如果他现在还是一个很可怜的弱者,我或许可以给予他几分无奈的同情和理解,但对于他,我就觉得他的心灵远不是和他的学识、能力一样,得到完全的打开,拥有真正的自由。
当然,别人的一切虚假的繁荣或真实的成功其实都与我无干。我只是觉得,面对生命背后闪烁的光环,如果持有者自己没有一点自明的心理准备,总有一天是会有痛苦在等着他的。我为这些人确实感到一丝遗憾,除此之外,对于故事中的人物,我没有任何别的企图。
对于自己,写上面这样一篇文字,正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我的身上,是不是也有曾经偷来的羽毛插在自己的身上?!是不是死死护住这些羽毛而心花怒放?呵呵,经过检查,我发现自己其实一直以来就是一只忙碌的燕子,本来就没有美丽的羽毛,只是在南来北往中,捡拾一点属于自己的泥丸而已。
http://s3/middle/5f9ebd9fg8b66b00f798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