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樽评博】为什么有些人热衷“写黄”?
在网上“冲浪”冲得多了,经常会遇到“黄博客”或者某些“黄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慢慢的,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我说,“黄文”都是垃圾!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可能有些人并不赞成。我看到有一些纯粹的“黄色”博客,每天喋喋不休的就是“写黄”,赤裸裸地、没有任何修饰地、滔滔不绝地、永无休止地“写黄,写黄”,而且,看客却很兴旺,络绎不绝地人来人往,吸引眼球的功能之大,恐怕一般写“诗、文”的博客,无法与之相比。为什么会这样,作者是出于什么目的在“写黄”?看客们是不是很需要这样的“黄博”?博客管理者该怎样对待这些专门“写黄”的博客?这些问题,大家都在想,只是想不明白。在这里,我想以个人的观点论述一番,是对是错,大家共赏吧。
我分析了一下,大致把“写黄”的人,分成如下几类人:
一是“偶尔写黄”的人。“偶尔写黄”的人,他的许多人其它博文还很健康,只是偶尔写出一些“黄”的东西。这样的人很多,我认为这样的人属于“心理健康”者,偶尔写“黄”,是出于一种对“黄”的好奇。做笔者,当他不要直接面对社会中的他人时,心里有一种放松感。写作写到一种境界,就想涉足任何领域。因为在每个人的头脑中,看到的世界,即是完整的,又是片面的。“完整的”指的是对世界能够感知的程度,每个人都有“触及”世界的各个角落的能力,不要认为“谁不会”什么,“谁不能”什么。所谓“片面的”,是指任何人都不能“完全地”认知世界,认识世界无尽头,个人对它的认识,永远存在距离,永远不可能穷尽,否则,人类就没有机会再前进了。其实,作为一个作者,只要你有较好的文字能力,有一支“生花之笔”,写什么,都会是很轻而易举的。偶尔写“黄”的人,有时候在心理上有一种“好奇心”,“我写写黄,怎样?我的笔决不比你们差呢!”呵呵,黄了、写了,又怎样?看看反响不错,还能多赚一些“点击率”,排行靠前了,何乐不为?“偶尔写黄”的人,实际上是并不看好“黄文”,你要让他天天去写,他一定会做“呕吐状”的。他之所以“写黄”,是基于“我能”的冲动,自信而又盲目,我想他不会拿着他的“黄文”送给他现实中的朋友,因为他知道,这些文章是拿不出手的,不代表他的水平,不过“偶尔为之”,为的是显示一种“写作的能力”,一种不能面对“家人”的游戏而已。我劝这些人不要去做这些尝试,你即是健康的人,就不要把“疮疤”示人,因为它不美,昭示天下你有制造“疮疤”的能力,有意思吗?
二是“为了反叛而写黄”的人。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人们对社会的“忍耐程度”是不一样的,感到“不理想”的人很多。有的人愤世嫉俗,把诸多“不理想”记在心上,又无能力改变这些不如意、不合理的现象,于是滋生出一种“对立情绪”。你不是“扫黄”吗,我就“黄”,你能怎样?你越是不提倡,我越是要做,我要让你看看,我的这么多“点击率”,说明我有市场。有的“反叛者”竟然打出什么大旗,说自己是“当代鲁迅”,说你们都是“假正经”,做着,却不敢说。我敢说,我就是要用“纯粹的自然主义”,对抗你们的“假正经”,允许你们“男盗女娼”,就不允许我们嘴上“黄一黄”?看看那些娱乐中心前的高级轿车,有多少是平民百姓消费得起的?你们官员们比谁都黄,还要封杀我们嘴上“黄一黄”的人,没门,我就要“黄”下去,就要和你们对抗。这种为了反叛而写“黄”的人,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于是有了一种类似“勇气”的东西,打着“黄”的大旗,堂而皇之地“写黄”了。其实他们不知道这种不恰当的“反叛”是没有意义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病树前头自然沉。”社会有一种自然净化的功能,不合理、不完美的现象,不是个人的这种对立于社会的“反叛”能解决问题的。这种人真的是太幼稚了,你在做什么,你能做什么,消极的对抗是不合理现象的助推剂,而不是“良药”。你用“黄”毒害着他人,比那些自己“黄”的人还有过,难道你不清楚吗?五十步笑百步,人家是“假正经”,你是“真不正经”,你和你的对立面有什么两样?所以,且不要打什么大旗“反叛”社会,还是用正常的手段助推社会进步为好。
三是“因为心理不正常而写黄”的人。心理疾患,本是弱者,我们应该予以同情的,但是,这种心理疾患的人,不在自己的空间里隐忍,却要光天化日下跑出来毒害他人,就有些可恨了。就如得了艾滋病的人,本是能够博得别人的同情,若要跑出来到处“咬人”,想把病毒传给所有的人,只能让人厌恶。有些人对自己的心理疾患无法控制,整日里把幻想当现实,不可遏止地“写黄”,在“黄中”自我享受。这种人实际上是很可怜的,也是不可救药的,因为一个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怎么能够让他做到“控制自己”,只能用外部机制去控制才行。网络世界很虚拟,也很实际,人们都有一种天生的本领,能够去伪存真,体察到你在现实中的状况。你整日“写黄”,不但治不了你的病,还会殃及“池鱼”,何必呢,在你自己的空间里去幻想吧,别拿到网上来。给他人以清净,应该是每个网民的责任,哪怕你是“无法控制的自我”的人,也希望你能“博爱”一些。
要想治理“黄文”,网络的管理者很重要。许多网络的管理者“不作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出于“经营利益”的考虑。人类是聪明的,任何疾患总有良药相对应,或迟或早会出现。本世纪初的“痨病”,不是降服了吗,血吸虫病不是也降服了吗,艾滋病正在降服中,就连来势汹汹的“猪流感”,也一定会降服的。那些需要高科技的疾患都能够降服,一个小小的“黄文”降服不了吗?决不是。是因为管理者很“温柔”,很“暧昧”,甚至偷偷地喜欢着它,因为它可以为网站带来利益。我这样说,是一种宽和的态度。网络管理者在认识层面上不想严格治理,行动上自然就无法实施措施了。
还有一点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怎么界定什么是“黄文”?什么是“人性”的,什么是“反人性”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正常的“描写”,什么是不正常的“描写”,评判起来很难,歪打误伤的情况很多。被误伤的人要“维权”,误伤他人的人很被动,你说会有人有积极性去治理吗?
我还是说,人类是聪明的,任何事情,只要想管,就一定有办法。有些办法很简单,许多西方国家,就连法律都是“案例法”,成立合议庭,实行陪审员制。如果五十个网博鉴定员说你是“黄文”,你就是“黄文”,出现一篇“黄文”,扣除一半的“积分”,再出一篇,再扣一半,直至此博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还治理不了,被扣五次,彻底关搏。怎么会治理不了呢?这样,偶然“写黄”的人会收敛,“反叛写黄”的人和“有病写黄”的人,会得到公允的治理,你再骂也没有用。法律的陪审员制能治理得了国家,难道治理不了网络吗?
至于国家应该怎样治理网站,我想国家应该有一系列考核门户网站的标准才对,也应该像“旅店业”一样,分出星级来,国家应该拿出一定的经费奖励星级高的网站,治理“黄文”应该是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否则,哪个网站“治黄”有力,哪个网站损失效益,岂不是很不公平的事情?只有国家、网站、群众都有积极性去“治黄”,才能还网站一个干净的天空,才能使未来的孩子们不受毒害,才能让我们在网上的生活充满阳光。
“黄文”,是一个毒瘤,总有一天会被彻底治理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