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诗《淡水河边吊屈原》温玉娟/唐旭 朗诵


标签:
淡水河边吊屈原余光中诗歌朗诵温玉娟 |
分类: 诗歌散文朗诵(视频) |
http://s13/mw690/001Kz1zWgy6Jjpd4YEYac&690朗诵" TITLE="余光中的诗《淡水河边吊屈原》温玉娟/唐旭
淡水河边吊屈原
作者:余光中
青史上留下你一片洁白,
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泽。
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
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
太史公为你的投水太息,
怪你为什么不游宦他国?
他怎知你若是做了张仪,
你不过为先秦一说客。
但丁荷马和魏吉的史诗,
怎撼动你那悲壮的楚辞?
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
你一直活到千秋万世!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
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
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
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子兰的衣冠已化作尘土,
郑袖的舞袖在何处飘舞?
听!
急鼓!
可爱的三闾大夫!
浅浅的龙湾在为你竞渡!
我遥立在春晚的淡水河上,
我仿佛嗅到芳草的芬芳;
我怅然俯吻那悠悠的碧水,
它依然流着楚泽的寒凉。
http://s5/mw690/001Kz1zWgy6JjraKe4444&690朗诵" TITLE="余光中的诗《淡水河边吊屈原》温玉娟/唐旭
作为诗性的赞美,我当然也很欣赏余光中为屈原所作的辩护,但我还是想指出,司马迁固然未能理解屈原的耿介,余光中也未透彻宗族时代个人和宗族的一体化关系。屈原因与楚君同姓同宗,“国家”对他来说体现了这两个字最原始的含义,是他宗族血缘之本,是他祖茔宗庙所在。《礼记·曲礼下》载:“大夫士去国,祭器不逾竟。”一旦去国,他连祭祀这宗族社会最重要的责任和权利都将丧失,他的人生还有什么可凭附依托的呢?说到底,屈原与国家的一体化关系决不同于苏秦、张仪之辈,所以他也决不可能像苏、张那样挂别国相印。屈原的结局,可以视为一种坚守,同时也确实是一种无奈。后人在景仰其人格光辉的同时,或许也应该体察其难言的苦衷。
温玉娟/唐旭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