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生命

标签:
苗族外国人中国人文化 |
分类: 风年残月(文化圈) |
中国人的生命是很微妙的。
生命是值得敬畏的。它无所谓生就无所谓命,但又是无所谓命亦无所谓生。这是中国人的全部的生命哲学。
中国先哲就灵验地知晓,生是从土地里刚长出来的植物,是开始;命是上对下的差遣,是等级。既然开始属于植物类型的人,生的价值就只能是半斤二两的问题,除了为繁衍而产生生殖崇拜的那一刻外,它的后续历程仅是非意义的存在,可以是游离的,可以是断章的。也就是说,生不是为了后续的生,关注的是生的开始,开始了,大约可能就结束。但又不能结束,因为生作为命的载体,命是不让生结束的。类似于水(H2O)由氢(H+)和氧(O+)构成,如果分离了,就会显现燃烧现象;一旦融合后,则造就平平淡淡的水,它的激情也随之内隐。二者虽如影随形,却不能平起平坐。命是生的主宰,是生的最大值。人要把生最大化,必须求得命的无限极值。无限极值的获得是个体差使的整体意义,消失自我的客观纯粹体。实质上,这种生命理念是混浊的,太阳光是很难也许无法穿透这种生命体的。
中国人还是中国人,毕竟外国人不是中国人。外国人在认识生命时,就别有一翻风味。就大举英语圈里的外国生命一下,它有being,指人的生命,首要是存在。存在干什么?老外也很识相,又把生命看成life,是生活的意义。也就是人的存在目的是生活,更是人的一生的生命力。怎样生活?老外又想起了anima和daylights,进一步指出生活的灵魂,即靠像白天的光一样透明的精神来生活。为什么要这样活着?老外认为生命的最初是heart’s-blood,因为有心智,也充满血感,所以个人头脑是有智慧的,但也要有血感般的良知。看来,中国人也不是外国人。
然而,中国苗族的生命诠释是介于这典型的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苗族的生命是由明显分离的Naix[nai55]和Naos[nBU13]构成。Naix[nai55]是指生命体的外在形式,多引申为思考之意。Naos[nBU13]是指生命体的内在本质,多引申为绳索之意。那么,苗族人在生命价值体系上,也不缺失反思的主体性,承认自我价值的意义。不过追寻下去,它的终极是绳索,是我身上之绳索,不是他者之身绳索。这是非自我的境地。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困惑的挣扎体,思考自我的时候却终究是顺着他者的意愿。可以看出,苗族人有普遍中国人的顺乎天命,但较理性一点;也有外国人生命抗争的坚毅,却较失开放性。
以上三者,是自我生命的价值体系,孰优孰劣,不能定论。毕竟生命还是生命。没有生就没有命,这是上帝神灵经常遗忘的地方,是视区死角。没有命就没有生,这是凡人深藏的再生轮回,是悲惨世界。正因为这样,人就这样生,人就这样命。从而生命组成了人,是人的全部,不能辩驳的。
既然这样,人唯一的办法,就要学会把生和命两者比配好,尽可能找出比例上的黄金分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