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增长快的小企业和增长慢的相比,哪个更危险?很可能是前者。因为与后者相比,增长快的小企业总是在更频繁、更大胆的寻找企业新的边界。按常见观点,企业之所以存在,就是要用内部费用来替代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外部交易成本。所以呢,当内部管理的边际费用和外部交易的边际成本相等时的企业边界,就刚刚好。
问题在于,你怎么知道这两者什么时候相等呢?如果现有的销售模块不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怎么办?把外部渠道内部化?尝试新的客户类型?这样的变化,不是缺乏积累的小企业轻易尝试得起的。企业的其他模块也如此。为什么?因为这样的模块变化,很可能产生企业边界的外移。对那些增长快但又没有足够准备的小企业来说,扩大规模比原地踏步隐藏着另一种更大的风险。所谓规模风险,有时不仅来自规模本身,也来自人们对规模的认识误区。有的小企业误以为扩张就好比滚雪球,是越滚越大。其实不然,用于规模扩张的投入,其边际回报也可能递减。
对于企业边界,除了交易成本外,还有很多因素起作用,比如专业化、产权关系,或许还有来自外部的非市场的力量。有的因素甚至都很难衡量。大卫·努尔在《关系经济学》一书里就提出,企业关系也是一种“货币”,是一种特殊资源,对企业有重要作用。那么那些掌握“关系”的人,是否也透过对这种特殊资源的配置来影响企业边界呢?进一步的问题是,这样的配置又是否暗箱操作呢?如果把这些成分都考量进来,恐怕就是非常复杂了。
有个经验主义的朋友,一直和小企业打交道。有一次他说,我所看到的很多在发展、扩张中遇到麻烦的小企业,都是从“请人烧开水”开始的。我说,你说笑吧,这是哪门子理论啊。他笑曰,纯属偶然实证,如有雷同,绝对巧合。不过这些企业倒是学会了一句话,“冲动是魔鬼”。把理论搁一边吧,左右企业的因素那么多,哪个不比理论来得重要呢?比如天才,还有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