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案会影响以后兑付”纯属蒙骗,别再对巴铁骗局抱幻想了

(2017-09-04 17:11:42)
标签:

杂谈

​文/仲鸣

“巴铁”在成功引发舆论关注后失败了。今年7月2日,北京市东城区警方微博公告,“巴铁”投资方华赢凯来的老板白志明被抓。可此后风波未平。

媒体报道,在白志明被抓两月后,投入了“差不多毕生积蓄”80万元的投资者侯斌,被有些业务员和其他投资者劝不要报案,有人多次“警告”他,如果现在报案将影响以后兑付。

原以为,随着投资方融资骗局被戳破,“巴铁”的神奇色彩会迅速褪去。没想到,其泡沫破了,“神奇”的一面还没破,这主要体现在有些受害者的“不离不弃”和有些业务员能照骗不误上。

据报道,在白志明被抓后,仍有很多巴铁投资人堵在华赢凯来最后一间办公室走廊上为他喊冤,这些“多是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平均年龄60岁左右”的投资人说,“白志明不是坏人,他没有受骗逃跑,他要是出来,我们大部分人都还继续跟他。”“白志明手里有一个无形资产,评估价值三百亿,在新三板挂牌的,只要他能拿出来20%就可以解决危机,我们给他时间。”

而今,尽管警方在通报中明确提醒投资人尽快报案,可仍有很多投资者对报案持观望态度。

“巴铁试验线”被拆,投资方老板被抓,对“PPP模式 巴铁”涉嫌非法集资定性的“靴子”明明已落地了,居然还有这么多上当者不愿承认现实,还有这么多受害人愿意为已被戳穿的骗局继续蒙骗,这是种什么精神?难道这就是“骗子虐我千百遍,我待骗子如初恋”?

同是天涯被坑者,有些投资者坚信巴铁项目能“为国争光”,还劝同是挨坑的别报案,这其中不乏“宫心计”成分——有些人就是想着,报案者越少自己可能拿到越多赔偿;还有的人希望通过“忽悠接力”,让这场高息吸储、“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找到新接盘侠,好让自己回本。可有些被骗的投资者对巴铁骗局依旧抱有幻想,仍不愿从迷梦中醒来,也是事实。

现实中,别说有模有样、有实物产品的“巴铁”项目融资骗局,就是完全没影、纯粹靠忽悠的“民族大业”骗局,都能在被辟了多次谣、展开多次打击后,换个由头、变个话术继续招摇撞骗。

对骗子而言,那些对打着“民族大义”旗号和高息诱惑抗拒无能的老人,无异于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此前新京报就报道,在传销操盘者对老人搞线上洗脑后,有家属受骗者家属组建“解救群”,潜入群中“炸群”,都没把很多受害老人“炸”醒。在“巴铁”融资骗局中,很多投资者照样对动辄拿“高科技”“为国争光”说事的话术毫无免疫力,并自带拒斥外部质疑和辟谣的“内封闭”属性。

在此背景下,戳破巴铁融资骗局之后,显然还有必要以这类典型个案为契机,加强反庞氏骗局式行骗的科普与维权教育,既对有些仍执迷不悟的上当者加以“解救”,也提升人们的警惕和维权意识。

此前有关部门针对电信诈骗和多级分销欺诈的全链条治理,已渐趋完善,接下来,对于“巴铁”这类借着高科技、PPP等名目的庞氏骗局的打击,重拳打击也可来得更及时。

而就当下看,有关业务员还在拿“如果现在报案将影响以后兑付”威胁投资者别报案,这跟继续行骗无异,也表明有人仍在维持着骗局营造的“幻象”。对于这类变着花样蒙骗,也要依法打击不轻纵。

□仲鸣(媒体人)

编辑:与归   实习生:纯洁  吴敏   校对:郭利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