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因哈罗公学出名的英国小镇,政府大楼是如何搬迁的

(2017-04-07 09:19:38)
标签:

杂谈

​​

​家门口信箱的门洞里,前几天又被塞进来一张广告小传单。


不过,这次的传单既不是外卖的宣传单,也不是慈善机构的募捐信,它是一份来自当地镇政府的小广告。上面的内容,是号召当地居民去如今政府大楼的所在地,看看这个地方未来的一些规划。因为,根据此前的要求,这两栋政府大楼即将被拆掉,全体工作人员将搬至500米以外的另一处地方办公。而如何用好腾出来的这块土地,则是政府要动员民众一同参与规划和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以,这块被叫作“诗人角”的闲置土地规划问题,被当地政府一次次呼吁民众来参与讨论。宣传单上显示:当地政府将在一个周六上午11点至下午5点,在政府大楼内的两个房间里,向当地民众介绍这个地方未来的规划。据宣传单上的资料显示:政府大楼搬走后,这块土地将会被用来开发成房屋、办公楼、商场及停车场等。


之后,我根据传单上的提示,在政府网站上查到更多的细节:这个占地4.4英亩的当前政府大楼所在地,建于1934年,之后又陆续增建了几个小建筑,成为了一个建筑群。再过一段时间,当下的两栋政府大楼将被拆除,之后这里将建成850套新房屋,其中200套为当地政府的廉租房,将被租给贫困家庭。


同时,这里还将建成一个商业与社区空间,以及一所新的学校。同时,政府也承诺,这里将会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一个专业的设计团队已经于2016年元月开始规划这里的景观设计。


有意思的是,这里面的规划分成了两块。一块是由房地产商来进行房屋设计。另一块则是由政府请来的设计团队进行公共空间设计。这与国内很多地方全部交给开发商设计建设有所不同。当然,这份宣传单也在向民众传递一种观念:地方政府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当地能建设得更好。他们还给政府现在以及搬迁后的所在地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拜伦广场。


在这里要介绍一下背景。这个名叫哈罗的小镇,曾因著名的哈罗公学而出名。英国首相丘吉尔、诗人拜伦都曾在这里读过书,当红影视明星、扮演福尔摩斯的卷福也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


也许正因如此,当地才会想以诗人拜伦的名字来命名未来的这片区域。政府楼边上的一条小路叫“诗人路”,政府现所在地的“诗人角”或许都是因此而得名。宣传单里提出另一个理念:我们不仅仅是在这里建设房屋,而且是在提供一个更好的社区。“我们要让哈罗成为一个适宜居住的好地方,不仅是在当下,还包括未来。”


但我更愿意相信,政府大楼搬迁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整个大伦敦地区的房屋短缺,已经无地可用而造成的结果。根据伦敦市政府的规划,我所在的小镇最近几年将会建成5500套房屋。


很多年前英国女王曾提出要求:要让每个孩子能在自家的院子里玩耍,不能破坏绿化带和拆掉现有房屋。除此之外,伦敦对高楼建设也限制得比较厉害。或许正因如此,伦敦要想建新的房屋,只能是挪腾一些废旧仓库、地铁沿线的闲置空地、一些超市所在地以及现有的政府大楼等,来满足当下日益增长的房屋需求。


这已经是第三次征求居民意见。政府根据前两次的民众意见进行修改后,再次设计了规划图。在一个所谓民主的社会里,地方政府的每一步发展,都不得不考虑当地百姓的反馈。镇上图书馆附近正在开发一处房屋,楼房最高有16层。前段时间,当地群众对此反应极其强烈,认为这是小镇有史以来的“巨大灾难”,抗议新闻满天飞。而我,也的确能够理解,极少有高楼的伦敦小镇,一旦建成了所谓的现代化高楼,有可能会对习惯于居住低层房屋的百姓们在心理上造成冲击。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邀请当地居民参与一些公共空间的设计并听取他们的建议。地方政府希望民众“分享这个项目的一切希望、关心、疑问和想法”并“给我们更多的反馈”。


宣传单的最后,还给了政府网站的链接地址,对民众进行意见调查。同时,对一些不能实地参与此次规划的民众,该政府提供了专门的联系邮件和网址链接。


 □安光系(媒体人)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