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助理月薪“才”5万:一次商业“撩拨”而已

(2017-03-17 15:45:08)
标签:

杂谈

​​

蒙成为热门的话题IP,已经说不上这是第几次了:


几天前的GQ报道《咪蒙:网红,病人,潮水的一种方向》,引发刷屏式的争论;而文中细节“咪蒙助理月薪5万”,衍生出新的谈资;尔后咪蒙索性在这个话题上展开了挖掘和营销,一篇《咪蒙:说来惭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万》的推文,再度引发广泛争论。


咪蒙的公号已经聚合了800多万粉丝,截至2017年3月,头条报价68万,所以对于站在自媒体商业之巅的她来说,给助理开5万的月薪,不算什么夸张的事情。而且按照咪蒙的描述,拿到这5万月薪,需要身兼数职,随时出差,通宵加班,甚至陪她吃火锅、做头发。


当然,正如GQ报道所提到的,咪蒙比任何人都善于操控大众的心理,当她按下《咪蒙:说来惭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万》一文的推送键时,她一定知道,对那些对“咪蒙”二字满脸不屑的批评者而言,它近似于一种商业层面高调的成功宣言。


即便不做诛心之论,就其客观形成的挑逗和挑衅效应而言,这的确是种很“咪蒙式”的选题操作——拉仇恨,制造对立。


眼下的场面,多少会给咪蒙批评者们平添尴尬。错位是很明显的,把自己摆在鄙视链上端的批评者,拿价值观说事,试图把讨论拉回到媒体情怀的层面。但咪蒙从没有理会过他们,咪蒙说,我很惭愧,只能给助理月薪开5万。


对咪蒙而言,这就是一门生意。而且在自媒体领域驰骋的她,把内容变现的生意,做到了极致。跟一个生意人谈情怀,反而有点不解风情了。


你在说情怀,她在谈生意。所以,咪蒙现象,到底是个媒体现象,还是个商业现象呢?


对咪蒙而言,尽管她的生产流程被冠以“自媒体”三个字,但只有把自己定位为CEO,才能重新回到话语的高地。在这片高地上,她只要一句“你能给助理开5万吗”,就足以将无数满是不忿的媒体人呛到哑口无言。但这又如何呢?咪蒙基于的,不过是商业的逻辑。


其实对于咪蒙,我一直坚信一点,以她这么多年的媒体训练和阅历积累,她绝对不会比批评她的那些人更无知或者浅薄。相反,“助理月薪5万”的商业成功说明,她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如何撩拨受众情绪,规避写作风险,整合内容营销,这就是生意人的嗅觉。


所以,拿坚守理想和情怀的媒体人去和咪蒙做对比,或者自行去对比,都是毫无意义的。二者本质上不是一路人。只是媒体人变身生意人所做出的放弃,社会迟早得为之埋单;而还在坚守初衷的媒体人,则是社会之幸。​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