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据媒体报道,有批卷老师称,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存在泄题,举报信还附带了图片。
举报信称,批卷老师现场向该学院领导以及纪检干部举报,认为存在泄题现象,因为考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雷同,且与标准答案一样只是主干,没有任何发挥。不过,在现场该院领导没有进行答复,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批卷结束后,该院院领导将所有试卷和标准答案收走。
查看举报的试题《请谈谈你对“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的看法》,考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确实高度相似,怀疑泄题并非没有理由。
2016年11月18日,著名导演冯小刚在微博上发布“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曾引发舆论关注。以此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请谈谈你对‘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的看法”,应该说是不错的题目。
这样的材料分析题,相当于微型命题作文,是典型的主观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专业性解答,是颇为见功夫的事。在回答时,整体意思以及术语的使用上可能会与标准答案一样,但不可能在观点顺序,句型结构,字词样式,说话口吻上高度雷同。
主观题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如此高度一致,确实很难说考生没有提前获知标准答案。至于是什么渠道,不得而知。而且这考生还相当笨,照搬照抄,没有任何发挥,作弊都作得相当差,被批改老师一眼看出。
有人说,冯小刚这个文章,网络上早已有相关分析。不排除有这种情况,事件发酵,会有人评论。但是在众说纷纭的评论中,能将一种评论当作唯一标准答案,记得如此完整,也令人生疑。何况,出题人将他人评论作为入学考试的标准答案是否合理,也值得商榷。
北影管理学院领导现场的漠然表现,不能就直接证明背后有作弊或腐败行为,但这种漠然本身说明对作弊没有“零容忍”的态度。否则,为什么现场无答复,不深究,还要将可疑问题“一收了之”?
无论这次考试是否泄题,问题已摆在那里,相关部门应按照程序进行调查处理,给考生基本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