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蓝天与河北300万人饭碗对立,这霾还有法治吗?

(2016-12-20 18:48:22)
标签:

杂谈

从12月16日开始,大面积的雾霾席卷中国中东部,并呈现扩大并加重的趋势,不少地区陆续停工、停课。

与此同时,网上有一个代表性的声音称:北京的雾霾问题基本等于河北300万工人下岗的问题,你想要北京的蓝天,还是河北300万人有饭吃?

概括来说是:要经济发展还是要山清水秀。

如果把治霾与一部分人的吃饭对立起来,这个霾就真的没法治了。顺理成章地,也为管理部门解围了——不是不愿意治霾,而是要分清饭碗和蓝天谁重要谁第一谁优先的问题。


问题是,要A地的蓝天就要让B地的人吃不上饭吗?先不论经济学家已经论证,污染源最严重地方的就是因为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个简单的逻辑是,离开了高污染高消耗行业,就会让一部分中国人没有饭吃?360行,不仅行行出状元,也是行行养活人。

依赖重污染行业当然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但是付出的不止是让他人来为严重污染买单的代价,更会让自己生活于最有害的环境之中,损己最重,损人次之。


在污染源之一的石家庄市,19日13时,市区内“世纪公园”监测点PM2.5和PM10数值达到1015、1132,双双“破千”。但是,在雾霾更为严重的20日,北京城区AQI也只是422,为重度污染。对应关系是,PM2.5日均浓度达到500微克/立方米时,AQI指数达到500。也就是说,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石家庄至少是北京的两倍以上。

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不同,对甲乙两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影响是不同的。对污染源产生的甲地来说,吃饭问题是能维持了,但要付出的是因暴露于严重污染空气、水和土壤而对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双倍和多倍危险。

以重污染换来的饭碗不过是有毒饭碗,污染源地方的人们受到的伤害实际上更严重。这样的饭碗是否该考虑换一换?

此外,因为饭碗问题不能治霾的观念,深植于人们观念和行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所有发达国家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先保饭碗的阵痛才把霾治理好了的,别人在前面都翻了车,我们也不例外。

好吧,如果我们也要在转弯的地方翻车,那么,这个翻车的阵痛或代价是什么?

伦敦就是前车之鉴。20世纪50年代伦敦曾被浓雾笼罩5天,城市白天能见度只有一米左右,将近20000人因此丧生。这样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吸取,不能重蹈覆辙。

现阶段,无论是雾霾引发的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还是癌症,都还不能第一时间看到与雾霾的关系,但雾霾导致的疾病和死亡,可能稀释、化解在5年至10年甚至更长的周期中,于是出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甚至永远都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

残酷的是,我们可能正在吸霾中等待翻车代价的出现。

不治霾是因为不能端了别人的饭碗,这种解读本质上是以一些人的饭碗绑架全民的健康和幸福,正如烟草业一样。没有人是一个孤岛,雾霾之毒会进入厅堂、卧室,能附着在衣物、发丝,会吸入肺泡融入血液,毒害每一个人。

当雾霾毒害所有人时,以保住所谓的“饭碗”作挡箭牌,在伦理和价值选项上也不过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更何况,饭碗与蓝天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至少环保行的专业调查和研究已经表明,只要按照科学的措施严格减排、进行相关产业调整,完全可能既保住饭碗,又能拥有蓝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