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京报快评丨微信性骚扰门:如果没有舆论压力,关某还会被撤职吗

(2016-12-09 12:11:28)
标签:

杂谈

近日发酵的“微信性骚扰门”,终于有了一个说得过去的解决方案。据媒体报道,12月8日晚间,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对关某做出撤职和解除劳动合同处分,并责成其对当事人王某道歉。

这个方案只是说得过去,主要是与之前那个完全说不过去的方案相比。但这个方案远没有令人满意的程度。

比如涉事企业官方现在才出来表示,“对于当事人王某深表关切,正在与其积极联系,愿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然而王女士之前曾告诉媒体,单位领导有她的联系方式但从未联系过。所谓“积极联系”,多少有些“事后诸葛”的被动意味。

而“支持和帮助”,更有诚意的说法应是“道歉和赔偿”。

“微信性骚扰门”发生后,长时间的敷衍塞责令当事人心寒,也令公众失望。王女士受骚扰的时间长达两年,她说离职前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过情况,但领导都以打压态度回应。该说法如果属实,那么该处分的显然不止关某一个。

不堪骚扰的王女士11月便离职了,当时将微信聊天记录群发,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当时怎么没见相应的重视和处理?

我们看到的是,当一切在网络上传得纷纷扬扬之后,直到12月7日下午,才有了一个很不像话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把王女士称为“临时员工”,一方面说“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关系”,结果只是暂时停止、停发季度奖金、做检查。于是引发舆论更大的反弹,这才有了一个急匆匆的平息舆论之举。

可以看到,是舆论在推着事情往前走,而不是事实。事实在最开始就是清晰的。不妨设想,假如没有社交媒体,假如这件事被其他热点遮住了,那么王女士会得到一个怎样的说法?很可能会没有说法。

事件发生后,涉事企业的不负责任和敷衍塞责,同关某对王女士的微信骚扰一样赤裸裸。舆论能推动关某被撤职,可是能推动涉事企业真正汲取教训发生改变吗?

文/西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