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新成背后的“黑白江湖”

标签:
杂谈 |
|
|||||
http://pic.thebeijingnews.com/sports/index/zuizhongye/pic-2.jpg |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9-7-25 1:57:42 · 来源: 新京报
|
http://pic.thebeijingnews.com/sports/index/zuizhongye/pic-3.jpg | |||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繁峙最多的颜色是黑白,或者是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正如该县的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长穆新成的人生,难分黑白。 在穆新成之前,繁峙最出名的是“矿难”。2002年6月22日,繁峙县的兴寨金矿发生爆炸,大批入了干股的官员被彻查,县长和书记也遭到问责,比矿难本身更扬名的是一群记者收受矿主财物,对死亡人数进行造假报道。 在繁峙,做官离不开矿,开矿离不开官,当南方某报最早报道穆新成“以查办矿老板和官员为名,进行敲诈,累积家产数亿”时,记者并未觉得震惊。 那是一个官、矿纠结的地方,当地的生态链就是如果你开矿,就要应付每天可能数十次的各种部门的检查,工商、安全、矿务、卫生、电力等,每一次检查都可能让你花费数千万成本的矿井停产,假记者、真官员、黑社会,每个人都可能是你过不了的那道坎,想维持生产就需要有关系网,有能罩着你的大哥,这位大哥越“黑白通吃”,你就越“财源广进”,而官员的政治前途或荷包还需要矿老板的“支持”。 7月初,记者来到繁峙调查“史上最牛的反贪局长穆新成”才发现,穆并没有因为媒体曝光的“贪腐金额”而被该县百姓耿耿于怀,这在如今这样一个容易仇官仇富的舆论语境下,让人觉得很不正常。 “他是一个好人,乐善好施、扶贫救弱,他是一个好官,多年来性格刚烈敢与县领导当面叫板,他是一个好‘大哥’,为人仗义,快意恩仇,奉信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朋友的敌人是敌人,他是一名佛家居士,诚心向佛,募集近千万资金修缮庙宇,给养僧众,他还是植树大王,造林数千亩宣称无偿捐献乡民” 调查中,与穆新成关系密切的官员、矿主甚至普通民众对其“好评如潮”,而那些不幸成为穆“朋友的敌人”的官员和矿主,则向记者描述了另一个穆新成,“贪婪、斗狠、不顾别人死活”。 一名曾遭自称穆的“朋友”恐吓的矿主向记者回忆,“那人先说自己是黑社会,手里有的是能为自己死的人,如果不给钱,就天天让矿不清闲,后又说自己是副检察长穆新成的朋友,黑社会我不怕,但我怕穆新成”。 矿主称并不是自己怕穆新成,而是罩着自己矿的官员害怕穆,“哪有矿背后没有官员支持的,哪有官员不怕反贪局的”。 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过自己,穆新成是个好人还是坏人,没有答案,应该是灰色的,介于黑白之间。 我很想知道,当穆新成去做那些善事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所花的钱每一分都沾着别人的血汗,是否想过自己和那些曾经查处过的贪官并无二致,现在穆新成已被纪委控制,他的想法很难知晓。 但记者在穆新成的“佛家恩师”常悟处似乎得到了另一种“解释”,据常悟称穆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并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快意恩仇、敢说敢做,深信随性自然即佛之大境界,一切皆为矛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戒即是不戒,不戒即是戒,贪即是反贪,是为了抑恶扬善”。 “如果不是误入歧途,穆居士将有大修为”作为穆新成一手集资修建的古北台寺住持,常悟对穆的误入歧途竟然是这样理解的。 “贪”在穆新成看来,是“借”,是接受别人的“赠予”,穆在回答父亲好友质问其做善事资金来源时称,“我花的钱不是贪污公款,也不是案件当事人的贿赂,是我借别人的,还有其他朋友的赠予”。 如果是借,拿什么还,仅仅一个白计平就“欠”了700万,对于一月工资不足两千的穆新成来说,拿什么还?拿感情还! 是朋友,所以“提钱伤感情”,所以可以做些“举手之劳”,甚至“两肋插刀”的事,于是作为穆新成的朋友,在其“照应下”,矿老板白计平的矿有安全事故也能安然事外,张胜富的一个黑口子也能向其他矿主卖出天价。 记者最后得出结论,穆新成的“朋友”很多,他“朋友”的敌人也很多,于是穆的“敌人”也很多。 这是一个关于黑白江湖的故事,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黄玉浩(本报深度报道部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