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愚人节为何有作弄人的冲动?

(2011-03-30 14:32:30)
标签:

愚人节

风俗

生活

育儿

杂谈

原创

分类: 育儿

                                  在“愚乐”中压力的释放

 

http://s16/middle/5f9a3871g9fad5a3b79af&690

愚人节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再过两天就是41日愚人节了,网上见到很多帖子,一类是准备“愚人”的,比如“愚人节如何愚人N招”类的;一类是提醒大家如何防止“被愚”的;还有就是愚人节如何“取乐”的等等。

看来,熏陶了“东方文明”的我们,也对愚人节“跃跃欲试”了!

为何会这样呢?老师们从小不是教育我们要诚信不能骗人吗?相信大家都有“骗人”或“被骗”的经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事后的感觉都不好受。尤其是被骗、被愚弄的感觉似乎更难受一些。

然而,一年365天中,忽然有人“规定”了这么一天,41日,在这一天,你可以随便愚弄别人(当然是适度的)别人不会生气,或者被人愚弄了你也不要太较真。于是,我们觉得有意思了,甚至对这一天还有点“期待”的感觉,为什么呢?

莫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被愚”已经见怪不怪,甚至麻木了?

确实,我们生活环境中,“假”的东西实在不少,说不定某时某刻大家都有上当的可能。比如,吃肉不小心吃到“健美猪”,喝汤不小心喝了“一滴香”,还有就是商品造假、论文造假、学历造假,甚至经常会不幸遇到“带着假面具”的人!是的,对这些现象,我们是确实是见得多了,也有点麻木了。但是,至少涉及到我们自己利益时,我们还没有麻木到不鄙视不反击的地步。看来,从人性本质上,我们大多数还没沦落到甘愿被愚弄的地步。这不是我们对愚人节“跃跃欲试”的原因。

莫非我们对“愚人”有着某种程度的“快感”?

不是吗?有时大伙“作弄”了某个人后,看着人家的尴尬样子,我们不都开心的笑了吗?有时我们占了人家的“便宜”,也不暗暗啧啧的乐吗?卖衣服,你吧原计划200元可以出售的衣服叫了个300元的价卖出去了,你不是很有成就感吗?炒股票,你在天花板价上出手“逃顶”,你不是开心的请客了吗?不过,话说回来,“作弄”人家开心的笑,也许只是建立在后果不太严重的作弄上;占了人家的“便宜”,过后或多或少有些内疚;卖衣服,那是商品市场交换的规则下的;炒股就跟不必说了,都是自愿的游戏规则,况且,说不定,天花板价上还有天花板呢。看来,说“愚人”有“快感”很多人会不认同。

思考之后,我终于明白了,愚人节的好处,在于其提前的“告知”。不管是愚人还是被愚,大家事前心理都有所准备,事后很快可以适应。从某种角度看,这也许是另一种“诚信”。于是,在愚人节这一天,“愚人”者痛痛快快,“被愚”者恍然大悟后,也无不爽的感觉,大家也许可以彻底甩掉1365天背负的“愚人和被愚”的心理压力,剩下的就是久违的生活乐趣了。

    祝各位愚人节快乐!

   http://s6/middle/5f9a3871g9fad5f62cb35&690                

                                  美味的百鱼宴(来源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