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铅”事件仅是企业缺乏良知吗?
事件最新进展:
陕西凤翔县“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目前基本明朗,东岭集团附近村庄的近千名儿童血铅超出每升100微克的标准,中度和重度铅中毒(每升250微克)的近200名,而这不过是我国铅超标案例的一个引子而已。日前,中国第二、第五大精炼铅生产省份湖南(产能60万吨/年)和广西(产能20万吨/年)的环保部门都开始对其铅冶炼厂进行检查,云南、四川等精炼铅生产大省也不排除有此举动,另外,在消息“河南已经关闭了24万吨/年的铅冶炼产能,这相当于中国总产能的6%左右”的影响下,直接致使近期国际市场的铅价飙升一成,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也上扬,尽管公司高管和协会高官目前还在极力否认该消息,但有着“中国铅城”之称的河南济源的关停排查不会是空穴来风,对现货市场而言,已造成铅价上涨,上游冶炼厂继续看涨。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球矿产铅产量总计为175.9万吨,中国产量占主导,1-6月中我国消耗了178.6万吨铅,较去年同期增加33.1万吨。2009年1-6月全球铅市供应过剩1.8万吨,去年数据为1.7万吨。铅的主要用途是铅酸蓄电池,受下游汽车销量增加的推动,我国铅的消费量上半年强劲攀升。
一问企业良知:
东岭集团在业内并不是龙头,但也是中国五百强企业之一,这里不提它的辉煌战绩,它的落马不过是偶然,中国大部分企业目前的状况就是追求短期利润,而毫无社会责任感。如果有人还相信企业做大做强后会逐渐回报社会,那一定会引来一片不屑声。从具体行业来看,比如垄断企业石油、电信日子过的很逍遥,只是没见过能调低商品或服务价格来还富于民,遇上客观环境不好时还喊着要国家来补贴;看看和资源相关的企业煤炭、采掘、化工,哪一不是以牺牲自然环境、漠视百姓生命来生存壮大的?看看新兴行业,比如之前的煤化工,现在的太阳能,哪个不是一看有利润就一窝蜂的参与进去,完全人为造成产能过剩;看看那些和大众生活安全息息相关的行业,如食品、桥梁、地产、医疗、旅游,哪一个能真正让我们塌实?
二问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
凤翔县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之一,2008年,东岭集团共上交税收1.23亿元,其中为地方财政收入贡献2400万元,约占凤翔县地方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多好的数字啊,可是这2400万元换来的却是1000名孩子中毒,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而在此对比之下,生命竟然如此脆弱!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或是地方官员在上任期间为了落个好名声,为仕途铺路(这里就不谈腐败了),当然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招商引资,而不考虑实际情况——这样的以环境和生命为代价的经济数据,有什么用?再看看有关部门,这次出动的是环保部门,现在急啊,才想起要停产检查来应对了,而不会事前预防!想想之前的食品监管部门、卫生管理部门,难道你们顶着国家赋予的职责,拿着纳税人的钱,就不能做点人民公仆该做的事吗?
三问行业发展:
铅,高污染,黄磷,高污染………为什么都是我国才有兴趣来生产呢?不要说我国这些资源储备丰富,那是自欺欺人,即使发展,也应该可控。在和外国的一些贸易纷争中,这应成为重要砝码,举个例子,我们在精细磷化工领域落后发达国家几十年,只能从事低端的开采,这之能怨我们自己,既然就我们生产,为什么还要取消或降低特别出口关税,我们已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高耗能、百姓健康,现在为了毫无企业良知企业的生存还便宜外国人?生存发展之道,该强势时干吗还要如此软弱?
温馨提示:笔者所写文章,其中涉及到的宏观、行业、证券市场各品种行情等数据,皆来自于官方或权威机构。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投资建议,都属个人观点。
更多精彩文章尽在华讯财经【第一现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