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熹教授:临床血液检验项目与意义——血液学检验
(2016-10-03 14:44:32)
标签:
澳洲医学保健中心吴熹教授血液学检验出凝血疾病血液流变学 |
分类: 澳洲医学保健中心 |
临床血液检验项目与意义
The clinical blood
tests
吴熹教授 综述
血液学检验
一.
WBC 的细胞计数
(3.5 — 9.5) x 109/L
增多:细菌性感染,溶血,手术后,白血病
减少:病毒性感冒, 化疗, 再障,急性白血病。
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分类结合白细胞计数才有意义:
增多: 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手术后。
减少: 病毒性感染,X线照射,化疗,再障,粒细胞缺乏。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0.4~0.8%
增多:变态反应,寄生虫,某些血液病
减少: 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s) 0~1%
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癌转移,铅,铋中毒
淋巴细胞 (Lymphocytes) 20~50%
增多: 传染性单核粒细胞增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结核, 麻疹,腮腺炎,传染性肝炎,
减少: 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病。
单核细胞 (Monocytes) 3~10%
增多: 结核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Hb
男130-175g/L
生理性增高: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脱水]
减少: 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失血。
PLT 血小板计数
(125~350) x109/L
减少: 1. 造血功能受损(再生障碍性贫血) 2. 血小板破坏,PLT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 3. 血小板消耗过多,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增多: 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失血,脾切除后及急性溶血,慢性粒细胞贫血,多发性骨髓瘤。
RBC 红细胞计数
男(4.3~5.8) x
1012/L
增多:大面积烧伤,持续呕吐, 腹泻 , 多汗, 多尿, 高原生活, 初生儿, 交感神经兴奋,先天性心脏病, 血管畸形。
减少:婴幼儿, 妊娠, 各原因贫血, 造血原料缺乏, 骨髓造血障碍, 红细胞破坏与丢失。
HCT红细胞压积
男 0.40~0.50
增高:烧伤, 脱水,HCT影响血液粘度主要因素随HCT而增高,又称为血液流变学的指标。
减低:各种贫血
Ret 网织红细胞
0.5~1.5%
临床意义:1.评价骨髓造血功能;增多见于缺铁性,巨幼细胞,失血性及溶血性贫血。降低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 放疗后的骨髓抑制。 2. 疾病的疗效:a. 各种贫血用药后, b. 骨髓移植后的成活指标。
二. 出凝血疾病检验
APTT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0~40秒。延长超过10秒以上有病理意义。
1. 延长:表明有内源性凝血途径有关因子缺陷或凝血因子抑制物或抗凝物增多。
2 缩短: 血液高凝状态(DIC)
肝素治疗监测,以APTT值治疗比治疗前延长1.5~2.0倍为宜。
P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9.6~13.7秒或PT检测值比正常人对照多3秒以上才有临床意义。
1延长:先天性因子II, V,
2缩短: 见于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和栓性疾病。
FIB
2~4 g/L
1.增高 :急性反应时相蛋白,增高见于组织坏死,炎症, 妊娠 ,使用激素,糖尿病, 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因素。
2.减低 :肝脏疾病, DIC, 纤溶酶原激活。
3.溶栓治疗: 用于监测。
TT 血浆凝血酶时间
12~18.0秒 ,比正常人对照多3秒以上有意义。延长见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性或获得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存在肝素和肝素物质(肝素治疗) 。
AT
是临床评价高凝状态的指标,AT缺乏是发生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常见原因。抗凝治疗时,怀疑肝素抵抗,可检测AT是否减低。AT替代治疗时,应首选AT-III监测。1.增高:血友病, 白血病等急性出血期及口服抗凝药治疗过程。2. 减低: 见先天性或获得性AT缺乏症。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0~5 mg/L
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见于 1.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2.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拴治疗。3.血管栓塞性疾病。4.白血病化疗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各种肿瘤。
三.
HCT红细胞压积(见上述)
ESR
男: <15 mm/h; 女: 20 mm/h
ESR检测并无特异性的诊断意义
1.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如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盆腔炎性包块和无并发症的卵巢囊肿,胃癌和胃溃疡的鉴别。均前者加快,后者正常与略快。2.观察结核 风湿热,内脏慢性出血等病理变化,血沉加快说明病情活动与复发。血沉逐渐恢复正常则说明病情静止或好转。3.健康检查,血沉加快则暗示某些疾病的存在,但血沉正常不一定健康无病。
男6.81~9.58
女 6.50~9.25
临床意义:1.
全血粘度高;真性红细胞增多, 肺疾, 先心, 高山病 , 脱水。2. RBC.
血浆粘度检测
1.20~1.45
增高: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和获得性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脂血症。
减少: 低蛋白血症
PAgT血小板聚集实验
1
增高: 反应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脑血管病变,肺梗塞,避孕药,晚期妊娠,高血脂症,抗原-抗体复合反应,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
减少:反应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尿毒症,肝硬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检验项目组合
生化全套
钾 ,钠 ,氯 ,钙 ,磷
,总蛋白 ,血蛋白 ,葡萄糖 ,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 ,游离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胺基转酞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尿素,肌酐,尿酸,二氧化碳,肌酸激酶,胆碱脂酶。
肝功能
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胺基转酞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胆碱脂酶。
肾功能
尿素,肌酐,尿酸,葡萄糖。
血脂全套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l,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
电解质
钾 ,钠 ,氯,钙,二氧化碳。
心肌酶谱
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a- 羟丁酸脱氢酶,天冬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
糖化血红蛋白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纤溶功能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血液流变学检查
全血粘度检查(高中低切变率),血浆粘度检查,红细胞流变特性检查,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功能检查,红血球比积,血沉。
两对半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c抗体。
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类风湿因子。
呼吸道感染
超敏C反映蛋白测定, 抗结核抗体 ,
肺炎支原体抗体
体液免疫特定蛋白检测
免疫球蛋白(IgG, IgA,
IgM)补体(C3,C4)
骨代谢组套
血清骨钙素,25-羟维生素D3,I型胶原羧基未端肽(CTX), I
甲状腺功能全套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甲状腺球蛋白。
女性肿瘤标志物筛查组套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测定153,糖类抗原测定199,糖类抗原测定724,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NSE),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男性肿瘤标志物筛查组套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糖类抗原测定199,糖类抗原测定72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NES),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注:
本文资料来自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