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于周五下午,宣布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去年以来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大约冻结银行资金3600亿元。上调后,大型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达20%的历史高位。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中东局势动荡推高国际油价、日本央行向市场大规模注资是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诱因。但我们通过对近期经济数据的解读,认为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才是央行断然采取行动的主要原因:
1、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将是推高未来长期通胀最根本的因素,据联合国统计,我国人口总抚养比自2010年便开始进入拐点,人口结构将进入由人口红利期转向人口负债期。直接造成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从沿海地区的“招工难”现象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变化,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是推高通胀最根本的因素。因此,未来我国通胀中枢将整体上移。但温和通胀对经济发展具有刺激作用,如何把通胀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将是对管理层的真正考验。
2、根据历年CPI数据的统计,春节后CPI环比将在食品价格的带动下呈季节性下降趋势。但今年由于日本地震,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稳定,日本政府向金融市场注资6000亿美元,规模已超过美国量化宽松注入的流动性,但其震后重建仅需不足2000亿美元,多余资金引发市场的担忧,也造成近期通胀形势更加复杂化,CPI环比走势很可能与历史运行轨迹不一致。
3、2月份生猪存栏量下降,造成本月猪肉价格上涨压力很大,而PPI同比环比上涨0.9%,其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将在本月CPI数据中浮现,而且去年年底以来的房租走高的现象还在持续,由于房租被纳入CPI统计范围当中,因此3月份CPI数据的预期迫使央行提前采取控制措施。
但本次提准之后,市场对3月份加息的预期将明显下降,短期市场将出现反弹动作,投资者可关注资源类品种,在市场短期忧虑消失后,此类强周期板块常会报复性反弹,短线投资者可轻仓把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