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近几年,由于私房菜门槛低、经营成本低廉,口味独特,又能私家定制,再加上互联网营销手段,私房菜馆悄然流行。但是,私家菜馆又面临着食品安全、扰民、逃税等诸多问题,需要整治监管。的确,私家菜馆是个新生体,餐饮业新业态,它让老板笑,食客喜,邻里怒,监管部门忧。因私房菜馆,而交集在一起的四方,在此,笔者想对各方说上一说:
告诫私房菜馆业主的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想对那些未经许可的私房菜馆业主说上一句,赚钱养家糊口,改善生活,无可厚非,理应鼓励,不过开餐馆须建立在法律框架内合法经营,不扰民,不妨邻,这是为人之道基本准则,也是生财之道最低底线。业主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做出触及法律红线的事,不可取;同时,业主为赚取小钱,而成为街坊邻居的眼中钉、肉中刺,我想“鼓了腰包,失了邻里和谐”的买卖,应该得不偿失吧。也许,私房菜餐也有苦水要倒,他们已为证照跑得人憔悴,手续繁、门槛高,成为他们办证的拦路虎。但笔者也想说,证照不是市场上的菜,你想“买”就能“买”。对于餐饮业,政府实行准入许可制度,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业主与消费者,这是共赢。
奉劝吃货食客的话:私房菜馆生意火爆,他肯定有其生存的土壤,兴起的原因,其中“味美”要素不可缺。毕竟,他们留住了消费者的胃,留住消费者的心,迎合了吃货、食客的消费心理。但是私房菜馆往往厨房狭小,设备设施简易,食材来源不明,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加工制作不规范,自身健康状况也存疑,这让私房菜馆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另外,私房菜馆未经消防审批,又多数在住宅区内,消防安全隐患极大。为此,消费者不能只贪美味,而不顾及自身健康安危。否则,“吃货”也许就沦为“吃祸”了。此外,私房菜馆经营不正规,一旦出现“食物中毒”或者消费欺诈等不愉快事件,让事后维权也变得十分困难。
鼓励受扰邻里的话:不告密、不揭发,这是道德底线。但是,私房餐馆无证经营,本身是种非法行为。还有,对正规合法经营的餐饮店来说,他们省去开设餐饮店设备设施与环保设备的投入,又有偷税漏税,经营成本低下,存在不正当竞争,破坏餐饮市场经济之嫌。另外,私房餐馆噪音烦心,油烟扰民,还存在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一言以蔽之,于公于私,受扰邻里都应积极主动向主管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食品违法行为做斗争,及早消除食品安全与消防隐患。在此,笔者也希望相关监管部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受理,严肃查处,并保护投诉举报者隐私,免遭打击报复。
提醒监管部门的话:私房菜馆是“异军突起”的新业态,其暴露出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扰民妨邻及其偷税漏税等诸多问题,这给相应监管部门出了一道新难题。如何应对并处理好这一难题,考验着政府破解民生新难题的能力,监管部门应对执法新困境的能力。居民事情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希望监管部门秉着“执法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妥善解决好这一难题。也许,私房菜馆属于新业态、新事物,存在监管职责不明确,希望各地政府部门协调解决,不至于让私房菜馆成为监管真空地带,成为监管盲区。
【温馨提醒】笔者原创文章,欢迎理性交流,拒绝无理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