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千年尘埃。2016年春埃及行(七)。埃及博物馆

标签:
埃及旅行埃及博物馆开罗古埃及文物 |
关于埃及博物馆,翻下它的历史,会发现挺坎坷的。
甚至它的出现,发展跟埃及也没多大关系。
埃及政府反而用文物同西方交易,以此获取更多利益。
当然这些历史问题,说起来一大筐,我知道的也仅仅是细枝末节。
总之,在我们进入埃及博物馆那刻,望着这一百多年历史的建筑,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各种沧桑感油然而生。
整理图片让我很焦虑。
就这么丢在一个时代的展厅,只能知道大概的年代。
甚至很多展品,在20世纪初博物馆成立之时,被放进了玻璃柜,便再也没有挪动过。
你能看到,仅有的文字介绍还是不清晰的老式打字机出品,连内容甚至都过时,或是被现在认证是错误的。
无论在馆内逛着,还是现在整理写博,我都好怀念卢浮宫。

古埃及的编年史,大概可以分为几个时代。
前王朝时期:大概指上下埃及统一之前,公元前3500-3100年。简易浮雕石刻为主。
古王国:第零王朝至第六王朝,前3100-2280年左右。大型石雕为主。
第一中间期和中王国:前2280-1778年左右。出现大量小型木雕。
新王国:第十八王朝至二十王朝,前1570-1090年左右。各种精美石雕木雕人形馆木乃伊,保存较多。
第三个过渡期至埃及末期王朝,直至托勒密,罗马和拜占庭时代的埃及,前1080至公元639年。
这一时期的作品让人很忧伤啊,整体素质都下降了。
以上这些具体年代可能各种参考会有些许出入,不过大概就是在这个范围内。
埃博的展品基本也是这么区分的。
只是考古一直是不断更新,后人推翻前人概念的一个过程。
难免有的内容介绍上会滞后,大概看看就成吧。
于我而言,如此辛苦的整理记录,也是想帮自己做个总结。
不至于多年后翻出这些图,发现完全不知道拍的是啥。
所以我把能找到介绍的文物先放前面,剩下的留档权当纪念吧。
=================================================
纳尔迈调色板。
第零王朝,纳尔迈王时期,约前3000年。
以下两图是它的正反面。
这块著名的调色板一直被认为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政治意义的文物,因为它展示了上下埃及的统一。
所以因为年代关系,有争议是否在纳尔迈时期,埃及就已经实现了统一。
这块调色板的作用是将孔雀石或者方铅矿石研磨成粉,以制作涂于眼皮上的颜料。
调色板中缅中样大长颈狮颈部交叉的部分轻微下陷,正表明了它的用途。
但是,这块调色板很可能从未用于这一目的,因为它出图与希拉康波利斯的荷露斯神庙。
左塞王雕像。
第三王朝,前2630-2611年。
左塞王的名字,与位于塞加拉的阶梯金字塔密切相连。
这事历史上最早的完全用石头修建的陵墓,是埃及此后所有金字塔的雏形。
在墓葬群中,还有其他规模较小的建筑,左塞王雕像正是在其中一座祭庙中分发现的。
这个祭庙是几乎完全封闭的,只留下一道缝隙,供左塞王的雕像注视外界,
并享受为纪念他而举行的祭祀活动和贡献的贡品。
拉胡泰普和奈菲尔特的双人雕像。出土于共葬的坟墓。
第四王朝,斯奈夫鲁王时期,前2575-2551。
一般描述都说能感受到两人的爱情以及相契的灵魂。我想说,他们好有夫妻相。
奈菲尔特头部两侧对称的刻着象形文:认识国王的女人。
奈菲尔特头部两侧对称的刻着象形文:认识国王的女人。
只能说,在古王国时期还是含蓄的。
到拉二年代,表达爱情就直接多了。
哈夫拉雕像。
第四王朝,前2520-前2494年。
这尊雕像毫无疑问是古埃及早起雕刻艺术风格的典范之作。
宝座侧面饰有狮子浮雕,饰有莲花和纸莎草的图案,象征了上下埃及的统一。
其实纵观埃及的各种浮雕,莲花和纸莎草是永恒的存在。
比较特别的是,法老的脑后,有一只鹰保护着,这样的方式绝对是种创新,象征着荷鲁斯的保护。
这个我们在博物馆看到时候完全没有留意,还是后来翻了资料才发现。
荷鲁斯好萌有木有?
门考拉王三人组雕像。
第四王朝,前2490-2472年。
法老庄严地立于中央,他的右侧是哈托尔女神,左侧推断是上埃及第十七诺姆的拟人化。
表达了法老对哈托尔女神的敬意。
表达了法老对哈托尔女神的敬意。
但我看着觉得法老都把自己按在中央了,不如说哈托尔是支持他的神。
古埃及的法老都是自我感觉极好的。从他们绝对精壮的身材上也能体会到。
柯阿彼尔雕像。
第五王朝,乌瑟卡夫王朝时期,前2465-前2458。
马里埃特的几个工人在发掘这座雕像时,惊讶地发现,雕像与他们的村长长得特别相像。
所以将这尊雕像命名为村长。
实际上,这位是肥胖的祭祀柯阿彼尔的真实写照,是古埃及木质艺术品中的一个巅峰之作。
我只是很遗憾,如果当年这位祭祀能够瘦一些身材好一些,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影中的祭祀应该也能帅一点吧~
古埃及一定是不乏帅到爆的祭祀的,可惜因为他咱们是看不到了。
斯尼布侏儒雕像群。
第五王朝末-第六王朝初,前24世纪-23世纪。
这尊雕像实在石灰岩建造的一间小内殿中出土,雕刻了斯尼布侏儒一家。
根据雕像上象形文字的挤在,斯尼布是王室戏装保管的负责人,还是主持法老胡夫和杰德夫拉的祭祀仪式的牧师。
特别设计的坐姿,妻子嘴角的微微笑意,让畸形不那么难堪,传递出了安宁的氛围。
书吏像。
第五王朝前期,前25世纪中期。
在古埃及,书吏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因能够书写,是整个国家官僚机构运转的重要组成元素。
因此书吏经常与其他行政、军事和神职的职务相联系,埃及领导阶层的成员骄傲的给自己冠以书吏的头衔。
并经常选择以书写的姿态制作雕像。
书吏像从胡夫王朝时期出现,一直延续于整个古埃及历史,直至莫朝时期。
我猜是象形文字实在太难懂,在古埃及当时也是属于极少部分人的专利。也难怪书吏如此吃香。
门图霍特普二世雕像。
第十一王朝,前2065年-前2014年。
他是古埃及经历第一个中间期的危机和分裂之后,重新统一上下埃及的法老。
值得注意的是他交叉的双臂,象征了奥西里斯神。
据说,在门图霍特普二世死后,被认为是奥西里斯神的化身。
埃及士兵和努比亚弓箭手。
第十一王朝,前2135-前1994。
在第一中间期和中王国时期的墓穴里,出了表现日常生活的墓葬品,还出现了表现当时埃及历史政治形势的模型。
我看着觉得特有意思的是每个士兵的长相和身高都不一样。
赵先生说,这是手工捏的呀,肯定不一样啊。
我还是觉得这是制作的艺术家故意的。
第十二王朝,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前1994-前1964。
出土于麦克特瑞之墓。
麦克特瑞端坐在一个带柱的楼阁里,与他的儿子和记录员一起在纸莎草上记录走过面前的牛的数目。
牛牛们很可爱,尤其奶牛!
女性小象的头部。
第十二王朝,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前1994-1964。
头像原本是一座完整雕像的一部分,在此之后还出土了雕像的手臂部分。
黑色厚重的假发套是另外只做好固定在头部,假发套在额头上方空出了一部分,可能原本带着王冠。
制作雕像的木材经过细细打磨,镶嵌的眼睛已经遗失。
猜测是一位公主,甚至是王后的雕像。
我看到的时候只是很惊讶,原来是这么微小的一座。
哈特谢普苏特巨型头像。
第十八王朝,前1479-前1458。
古埃及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历史成人的女法老,为了正统的统治地位,她常常把自己描述成男子的形象。
这个头像是残缺的,但很奇迹的保留了雕像原有的肤色。
关于这位,我们到女王时候再八。

尤亚棺木。
第十八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时期,前1387-1350。
尤亚和图亚是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往后之一——泰雅的双亲。
泰雅是阿蒙霍特普三室的妻子,阿蒙霍特普四世-埃赫那顿的母亲。
尤亚是平民出生的祭祀,得益于与法老的姻亲关系,被葬于国王谷。
尤亚的内层棺木精雕细琢,表面附有金箔,内部包有银片。
阿蒙霍特普四世残像。
第十八王朝,前1350-1333初期。
这是整个古埃及历史上最神奇的一位法老,力排众议把都城迁到阿玛那,信奉阿顿神,并引发了一场宗教改革。
这也带来了艺术领域根本性的创新。
虽然这顿雕像的姿势并没有特别变化,但整个作品风格是全新的。
与其父三世时期流行的优雅细腻雕刻风格相距甚远,特别是法老的面部和身躯严重变形。
原因无从知道,也有说法老有遗传病,造成了身体上的特殊形态,但这点现今基本被否定了。
总之我想,这是位独行特立的法老。
拉美西斯二世与赫伦神的雕像。
第十九王朝,前1279-前1212。
我看了说明才知道这叙利亚的赫伦神。
传递一个明确信息:将法老至于外国神祗的保护下能令居住在埃及地区的叙利亚人感到满意。
将赫伦神与太阳神同化,以强调拉美西斯二世登基的合法性。
好吧,我一直以为这是荷鲁斯。
皮努杰姆一世的亡灵书。
第二十一王朝,前1060-前1020。
第二十王朝末期,埃及陷入严重的内外交困危机。
底比斯的大祭司皮努杰姆自立为王,将自己装扮成法老的形象。
当时盗墓活动猖獗,为了避免被盗,皮努杰姆死后不久,他的木乃伊被至置于图特摩斯一世的石棺内,
与他一起埋葬的还有这份纸莎草制成的亡灵书。
这份是来自地狱的审判。
那么以下的都是我找不到介绍的。
瞎看看存档。年代也没有先后,完全是混乱的。
制作木乃伊的石台。结合处的圆孔是用来通过血液的。瞬间好渗人有木有?
埃及博物馆整整逛了一天,早上九点进去,下午四点半出来,中途简单快速吃了顿饭。
最大的体会是以后逛馆还是应该按照年代,从头到尾逛。
而不该自诩对其文化的了解,完全各种穿插的走。
以至于我到整理图片时候完全一头浆糊——
埃及的艺术从诞生到最终,几乎没有太多变化,无论石刻还是雕塑。
所以现在看着很多又没有现场介绍的图片,完全看不出它实际的年代。
最后只能这么简单放下图记录下。
等我下次带上赵小莳再去埃博时候细细看吧。
我估计不管是五年十年,埃及博物馆还是如此吧。
存在着一百年前打字机描述的文物,始终没有被挪动过。
但愿那时候位于吉萨的大博物馆已经开放,能看到更多详尽的最新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