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之爱

(2012-12-27 12:34:18)
标签:

父母

关系

心理

情感

分类: 咨询师手记

姐姐打来电话,别无他事,就是告诉我父亲恢复得很好,已经可以下地慢走了。她的语气很平缓,似乎在分享喜悦又没有喜悦的情绪,更像是一件事情的完结。我不知道她的内心是什么感受,但于我而言,这次的意外,让我发现自己开始在用新的方式和角度去解读父母的行为,在他们多年复一日的模式里,读懂以前未懂的部分。

 

记得当初得知父亲病时,打电话回去告知自己会请假回去。父亲说:你回来做啥,你来了,我的腿该肿还是肿,该痛还是痛!母亲在边上抢过电话说:你想回来就回来嘛,没回来看看,心里过不去……两人一个白脸一个黑脸,像唱双簧似的。

父母和过去一样,没有太多变化,但我的感受和过去全然不同,过去总是照单全收,一边理性告诉自己父母是出于好意,不想自己来回跑太辛苦,一边继续受父母传递的各种情绪的影响,内心会纠结于“我没用”“不被需要”等情绪暗流。但在那一刻,我发现自己几乎没有起过这样的心,而是能清晰地觉知到各个部分并快速进行分捡处理。这种处理过程完全不同于“大脑知道但心里难受”,而是内外一致。同样的体验在回家时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反复出现。

 

回到家后发现母亲一早就为我做好了各种我爱吃的腌菜,瓶瓶罐罐地摆在厨房柜子下,她说:想着你年底会回来,先给你做好,我们的改天再做……我依稀记得以前与母亲的一些不快,但现在我能接收到,在她有限的能力里的真实的爱。

 

我们都希望能获得高质量的爱,但父母的爱里总有着其个人私心或不足,他们有限的爱常常混杂于各种评判、指责甚至伤害中,我们不去处理伤痛的部分,就很难有分层解析的能力,只能囫囵吞枣般全盘接受或否定,这样并不能汲取到爱,因为杂质太多。

我们习惯性用大脑或外界标准来汲取“爱”,亦不能真正感受到爱,爱是心灵之物,纯净透澈,没有经过梳理和重新整合,我们只能混杂地、无奈地、委曲地、内疚地、愤怒地爱或被爱。

 

理顺了成长过程中的磕磕碰碰,逐渐形成越趋完整的自我信任,对于自己各种情绪的结点了然于心,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对情绪(行为)的分解能力,就能汲取所需照料自己,懂得照料自己方懂得理解他人。

 

不用太努力、不用太勉强,不用经过多少思考、过滤,自然而然地,就读懂了父母爱。同时,也能自然而然地,给出更纯净的、无暇的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