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父母会是自己想要的呢?大体上有几个方面吧。
1、能大部分地处理和消化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常常在拿孩子来倒垃圾;
2、可以承担自己无能的焦虑和恐惧,而不是拿孩子来代谢;
3、可以让孩子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而不是让孩子控制孩子来承担自己的不得;
4、尽量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完全倾斜地偏心;
5、……
大部分的父母都做不到,而呈现着另外一种真相。
像一个案说的,自己的母亲就是极端的自恋,在养育自己的同时,狠狠地挫败和折磨自己,并使用各种方式来阻断自己和父亲的联结——不是因为父亲会伤害孩子,而是自己要独占男性,哪怕是女儿也不能分享一分半点!
另一个案中母亲描绘自己已经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很童真,很单纯”,强烈的自我需要,渴望塑造出这样的孩子——不允许孩子成长。表面顺从的孩子在沙盘呈现无意识中对母亲的感受——女巫。诡异的、控制的,让孩子除了承担着年龄成长过程自我意识发展的冲突之外,还有挣脱母亲束缚和照顾母亲需要的痛苦纠结。
传统教育中的严厉和苛责更是常态。诸如虎妈和狼爸,这些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或者确实“成材”,我们也看到郎朗感谢父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不近人情的严厉,这才令自己有了今天的成就。这些令我们更加相信,父母的暴虐是一种爱,我们只能不顾内心的痛苦去感恩。却忘了,父母的局限,只有一种方式也就会用这招,更忽略了原来还有能令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式。
百善孝为先,宽恕就是爱。长期以来,我们接受着这样的观念而无视内在的真实感受。不管父母如何对待我们,我们都要以爱去回报,不能有怨言,而相当多的治疗中,与父母的和解亦是重中之重不可或缺必经之路。
真的只能是这样吗?就好像武侠小说中,对方把你扔进悬崖而不顾死活,你大命不绝,还练成了绝世武功,回来之时,你是感恩还是复仇?就像现实中那些抛婴弃子的事件,这些孩子长大之后,还要来感恩父母当初的狠心,促使了自己的成长?
亲子关系,本来是自然界中的自然关系,但由于文化,被赋予了太多的色彩,并且在现实中,承担了太多的负荷。文化教养告诉我们:父母是对的,高于一切的,可是内心的感受不是这样,分裂的感觉直接导致内在世界的混乱。
扭曲的、强迫的施加这样的影响,只会形成分裂的人格和扭曲的心灵。并且这样的选择,并不是真正的和解,而是另一种不自愿的妥协,重又回到温柔的致命的被控制中,而不是真正地成长。
不主张全然地责怪,更不主张以德报冤。对父母往好的方面去想像,不好的自己去粉饰。
这是另一种防御方式。虽然怨恨从来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用各种方式让自己“好受些”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常常见到个案的父母确实有问题,自己有负面情绪,然后受社会道德影响,替自己父母解释,结果自己的情绪被常常地压抑、转化。我从来不主张把这些情绪释放出来,完全变成怨恨就咨询了,但也不认为说把怨恨变成感恩是真正的疗愈。
这样的治疗过程其实是种极度的理想化,真正的情绪被压抑之后另一种病理性的转化。
如果不幸有这样的父母,怎么办?个案体验到极大的愤怒和恐惧之后,可以做出选择,消亡或者绝地重生。挣扎之后清晰地看到父母的问题,让始作俑者去承担责任,让自己努力成长挣脱束缚(心理分离)。在家族系统里,有能量的会先行成长,能量不足的始终在漩涡里,放下自己的救世主心态还有内疚感,才是给予家族最好的回报。
心理学最终能否达到全然的释怀和平静?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事实的实相,让我们明明白白地活在当下。让我们明白,没有自己想要的理想父母,你只能独自成长,自己做自己想要的父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