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闭

(2012-03-21 18:12:53)
标签:

青春期

自闭

认同

寻求

主观世界

校园

近期,久别二十年的初中同学聚集到一起,集体怀旧。

一惊一咋地说着谁谁咋的啦,一阵阵的欢笑,伴着大呼小叫的,轻易就把人拉回到过去的记忆中。

 

 

记忆里的同学们对我的印象是“安静”。自己知道,那不是正常的“安静”,内里是孤僻、自闭。因为强烈的自我关注与精神投注,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对于周围的事物了解甚少,游离在集体之外。

 

 

那时的自己,情绪起伏不定,经常是这会还高兴着,回头就郁闷起来。觉得其他同学都比自己开心快乐。那时候,大家下课经常在一起玩跳绳,有时我就趴在桌子上,情绪低落,任她们怎么喊,我就是不动……时常自己陷在抑郁里,不知为何。

或者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呢,或是少年早识愁滋味,总之不是一个愁字了得!

 

 

今天已经懂得少年时自己的情绪缘故,也由此而更懂得来访中少年们的忧郁,每一次与个案的互动里,似乎都在做一趟自我历程的回溯。

 

 

青春期的自我闭锁性很常见。描述中也看到了其他同学的相似状态,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顺利地度过,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像其中某同学,到了今天,谁打电话,都不愿意理会,非正常的“宅男”。严重病理性的像湖北那位自闭到在家饿死的大学生……

 

青春期还是一个矛盾的集中体。因害怕被拒绝而自闭,又强烈渴望得到接纳、认同、融入。

 

 

有朋友说,小时候的挫折未必是坏事,比如那些偷邻居家青菜、翻围墙挖地瓜等等劣迹,到了成年后,就是一种温暖的记忆。

 

事实上并非每个人都能正确地对待挫折,是否能成为成年后的笑谈,要看心理基础。

 

 

从个体的心理成长来说,人的一生都在寻求“认同”。幼儿期寻求父母的认同、少年期性别认同、青春期寻求群体认同、成年期寻求社会认同。

通过认同而得到一种自我价值感的确认,这就是常说的探索人生意义的过程罢。

 

 

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挫折,就是一个结点。有些人磕磕绊绊地,把悲伤收藏掩埋。有些人则在此停滞固守。

 

   

    不由庆幸自己能有今天的状态。回首来时路,有风有雨,哭过,笑过,走过便是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