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精神病病人,我们能给予什么?
(2011-07-20 15:43:23)
标签:
精神病病人肥猫流浪记精神分裂症神灵保佑健康 |
分类: 咨询师手记 |
虽然咨询师对于所接待何种来访者明确的定性和区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一些或轻或重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大部分精分病人并非永远都处于单一的分裂状态(除了重度患者)。当用药物控制一段时间后,状态趋于稳定,就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有些患者可以从此迈入正常人的行列;也有有些会反复,甚至会恶化。
主要原因是这类病人的后续治疗仍然一片空白——无论是目前的医疗体制,还是病人家属及本人的意识。
目前对于精神病病人都是经过短暂的住院治疗后就回到当初造成他们必须住院医疗的恶劣环境中,就像把受伤的士兵缝合之后,再送上战场一样。病人没有任何的免疫能力,就回到了酗酒暴力的家庭、早已丧失爱和耐心的伴侣身边、回到垃圾堆里……
试问:如何能恢复?
就像获得香港金像奖的电影《肥猫流浪记》一样。本来,有轻度智障肥猫在真爱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疗愈,却因为人的私欲及种种现实制约,弱势群体中的底层,根本无力抵抗,只能退缩到最安全的傻子状态中。
影片没有给人一个欢喜的结局,令人沉重,然而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想起曾经接待过的一个病人。清秀可人的即将毕业的外语专业女生。从她告诉我“想考研”到“我不知道如何做家里人会满意”,从有着还算清晰的自我意识到挣扎的混乱,我虽看到了其背后极度混乱的病理性家庭,却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有效的干预,眼睁睁地看着她一步步走向深渊。
在她入院治疗两个月后,致电其姑姑,告知:在家,很胖(药物副作用),其他以后再说。姑姑亦无奈。
对于其母亲,我无法提供有效的建议,因为她只会闭目、打坐、请求神灵保佑。
我不知道,她回到并没有任何改善的环境中去,除了摇着虚胖的身躯神色木讷地“听话”,或者再谋份很简单的工作,还会有什么变化。唯有默默祝福:好运!善良的女孩!
或者说,对于正常人的心灵痛苦,我们都有很多的无力感,对于这样的病人,只能靠他们自己的运气了。难道,给予他们一些关怀和帮助,只是咨询师的情结或者梦想?
备注:98%前来咨询的称为“个案”、“来访者”,这些都是正常人。“病人”指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