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乐嘉和黄菡看心理师成长

(2011-05-27 20:23:00)
标签:

乐嘉

黄菡

非诚勿扰

电视征婚

娱乐

    很多职业的应聘年龄限制是“35岁以下”,只有为数不多的职业,要求“35岁以上”,心理咨询师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这个职业,除了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生活阅历。

 

    因为经历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内心体验的广度和深度。经历的单一和心理体验的匮乏,在各种各样的来访者面前,显得空洞和无力。

 

    电视征婚节目《非诚勿扰》,请的两位心理分析老师,乐嘉和黄菡,从专业方面,前者出自草根(自学,甚至没学),后者出自专业学院(心理学博士),倒是挺合适的搭档。一强势一包容。一个显得咄咄逼人,一个显得特别“佬好人”,这并非节目特意要求,而是两人的物质使然。

 

    乐嘉显得真性情,话多,主动,好几次动情落泪。除去娱乐的“表演需要”,亦算比较真实,敢于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且表达。同时,亦是一个有较多情结的人。

 

    情结跟过往经历有关,自然,乐嘉的成长经历比黄菡来得更曲折、坎坷、丰富。

 

    黄菡正相反,就像她自己说的,自己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成长得很顺利,就没经历过什么挫折,但是她因此也不太懂得“勇敢”,对于人际冲突不自觉地会选择退避。

 

    “走得顺利”而令自己在人际冲突中更少经验,经验的缺乏会使自己潜意识地“趋利避害”,因没经历(过去)而更加地没经验(现在)。

 

    经历过,所以懂得。从这个角度而言,适度的挫折对于心理师是有利的(实则对于其他人也一样),通过对自己情绪、情结的自我探索,可以提升咨询师的“共情”能力,而共情,是心理咨询的(也是人际关系)的灵魂。

 

    因此亦有这样的说法,成长太过顺利的人不会成为(或选择)心理师这一职业。相对应的,没有适度的挫折经历,无法成为一名足够好的心理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