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的有所能有所不能
(2010-12-07 10:58:00)
标签:
个案心理咨询亲子关系婚姻关系调整健康 |
分类: 咨询师手记 |
1、
另外一种没感觉的个案,并不是他们不适合心理咨询,而是他们固着的方面太强,陷入的状态太深,一时半会出不来。其实这种固着往往就是个案的问题所在。
当然也有种情况,是咨询师的能力不够,或者对于个案的不匹配,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可以考虑更换咨询师。
如果换了一个又一个,还是这样的情况,那么问题基本上还是在个案身上。有些个案会特别令咨询师受挫,有种“神仙也无能”的感觉。或者是不匹配,也或者是个案咨询的时机还没到来,调整的动力还不够。
有种说法是:受的苦,还不够。这样的话听起来貌似不“人道”,然而,无数的个案,都是等到事情陷入绝境,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健康,或者做出的选择令自己后悔万分,才把心理咨询当成“最后的稻草”。
2、
有些个案是带着“改变他人”的目的前来的。或者“我希望他怎么样”。事件的起因是互为因果的,主动求助的人把主动权握在手中。咨询师没有能力去改变咨询室之外的他人。能帮助的,只是个案自己。通过个案的调整,其身边的人际关系也会跟着调整,但这种调整是个案努力的结果。
比如婚外情个案。经常有个案说:我只要他保证不要再去就行了。这是咨询师所无能为力的。能做的,是通过分析你们关系的问题所在,提高个案的沟通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关系,提高双方在婚姻关系里的满意度,在婚姻关系里“吃饱”,而不需要“加餐”或“宵夜”。
3、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实!
有个案个案,因为孩子焦虑、多动,伴有点神经症行为前来咨询。过程中,母亲发现,怎么时间都花在自己身上,她反复告诉我“只要孩子好了,我也就好了”。我的答案是相反——当你好了,孩子也就好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