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过程
(2010-08-12 12:39:03)
标签:
情感 |
分类: 咨询师手记 |
婚恋情感咨询中,来访者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首先是指责、诉苦阶段。觉得对方应该负很大的责任,自己是受罪的,被动的。甚至是想要咨询师帮助自己“调教”对方。似乎在拉一个同盟军,自己是弱者。也有相反的情况,来访者会很快地把责任承担下来。或者在咨询师分析的时候,会比较快地回应。看似咨询有进展,实则这只是一种防御。
这种类型的个案比较会察颜观色,在犯了点小错或者受到家长的责备时,总是能很快地免于责难。亦即是,小时候,个案靠这种模式有了某种“获益”,所以这种模式被固化下来。
先认错是为了不认太多的错,让自己尽量处于“有利位置”。 有些个案会在这个阶段就结束治疗,这种咨询没有多大的效果,有些个案会生出“心理咨询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第二个阶段:有所感悟。标志是沉默、思考。有些来访者语速很快,有点令人应接不暇。有些来访者话很多,滔滔不绝。当他们停下来,慢下来时,才有空暇去思考,去感受,这时候治疗才真正开始。
这个阶段的来访者开始将问题的重心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开始有感受,有些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感觉。比如,胃部的酸疼、腹部的纠紧、心慌、头疼等等。其实这些身体的感觉一直存在,或是当某种情绪或事件出现时,就会伴随着躯体反应,身体早就发出了信息,只是专注于外部而被忽略了。长期以往,这些有感觉的身体部位就容易出问题,比如,胃病、消化问题、失眠、肿瘤等。
这时,来访者会有些担心,因为接触到了从未感受过的情绪体验,有些会退缩。有些来访者有所调整,隐约知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但由于习惯或害怕,没有让咨询继续。由于这是治疗开始生效的初级阶段,结束治疗后个案很容易又退回原来的状态或模式中去。
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较长,内心的纠结和痛苦较多,情绪容易反复,容易患得患失。个案很容易放弃,很需要支持和陪伴。这亦是治疗的一个“瓶颈期”,过了这个时期,会迎来心的海阔天空。
第三阶段:调整期。这个阶段是治疗的“蜜月期”。个案会觉得跟咨询师有很好的互动,会期待下一次的咨询,有些个案会开始依赖咨询师。治疗在这时有较好的效果,个案对身边的问题处理有了新的方式并且感觉良好,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这个阶段看似很美好,很多来访者和咨询师都会在这时结束治疗。
第四阶段:成长期。来访者通过实践,体验到心理咨询对自己的帮助,并愿意让这种能力有更好的发展。有不少的来访者因此而喜欢上心理学,甚至有些会走上相似的道路或者选择相似的职业。经过这个阶段的来访者,人格上更加的健康和独立,内心宽广而温暖。
这几个阶段需要的时间因人而异。跟个案对心理咨询的敏感性、开放性及其人格特征有很大关系。到最后阶段时,约需50个小时的时间(一年),自己俨然成为半个心理师,心理学不仅是工具,成为一种能力,内心通透清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