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三,小三,你为何而来?

(2010-07-30 12:26:51)
标签:

小三

婚姻

出轨

娱乐

有话说,看了《手机》,觉得男人信不过了。

剧中人的二段主要婚姻线索中主人公的冲突,原因看似是因为小三,又非小三。
什么样才算出轨呢?
现在有个词,叫精神出轨,似乎跟肉体出轨区分开来。
有女性说,如果二者选择,希望自己的男人是后者。
哪种更严重呢?
剧中,到处充斥着精神游离的气息。
心,无所安,无处安。

在婚姻咨询中,情感类个案占了三分之一。其中婚外情、三角恋等又是占着大部分。试着,去分析下错综复杂的情感背后的动力因素。

先说严守一,跟伍月的那段感情。
有人说,他们也没啥,可能男的就是想找人说说话吧。
确实是,实质上他们是没什么。但女主人却决意去而。为什么呢?因为她感受不到男人真实的心。
但说没点什么又不对。有个情节,一家人正吃饭,伍月打电话让他出来,而且是要“马上”。
守一在看到来电显示时的表情就出卖了他的内心——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果你们之前没点暖昧,何必躲起来听电话?何不大方地当着老婆的面接电话?何必撒谎说单位有事?而且还抛下已经情绪汹涌的老婆去赴另一女人的约?
最要命的,往往就是这些似是而非,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而想象,又是最天马行空的,没点什么都会想出点什么来。

说到本质上。其实守一需要这样的暖昧!
包括剧中的其他类似的人物,比如,费墨和其老婆燕子,他们都需要暖昧。
在诱惑面前,他们看似还守着最后的防线(肉体),但实则,这防线随时都可能突破,因为他们的内心,已做好了准备。或说,他们的内心,都有这样的需要。
这亦是婚外情,三角恋的动力所在——内心的需要。
只要内心一直存在的这样的需要,小三就有机可乘。

很多的男人可能都有出轨的“本能”,无论是精神或身体。就像费老所说的:人,生活在这里,总想着去另一个地方(爱沙尼亚)。这或许是精神上的一方净土。忽然觉得,这放在感情追求上,是出奇地一致。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的本能。不论在工作上,感情上,各种要求上,都有这种下意识的向往。
对于在婚姻生活中不满意的人来说,更明显。

婚姻的不满意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刚开始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凑和着,磨合着。时间长了,费墨说的,“潜意识就像煤矿里的瓦斯,积累着积累着,就爆了”。

内心的需要也源自于欲求不满。
身边的人无法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于是向外探求。

严守一内心是个不安分的人,内心有一种渴求和需要,也有一种对女人或弱小的保护欲和表现欲。
自小的成长经历,使他成功后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有压力感。其实他活得不容易,唯唯诺诺、委屈求全、圆滑处世,造成他的内心有种呼唤倾诉对象的情感需求。而在自己的亲人家人朋友面前,必须体现出成功人士、英雄、顶梁柱、男子汉的一面,所以,在伍月这种具备楚楚可人的外表、阅历丰富成长道路也不平凡的女人面前,不堪一击。同时被伍月利用了他心理需求的一面,促成了暧昧的结局,他俩虽说没发生什么事,或许是出轨的代价太高,也许是严守一对精神的需求大过生理上的需求,也或许是编剧的手下留情。

他和于文娟之间的问题,不在于伍月这种个体,而在于严守一的宣泄方式。精神出轨的根源在于其内在动力,没有伍月,也会有六月、七月出现。
文娟显然是无法满足他这些需要的。文娟,看似爱着对方,但又爱得不对,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爱对方(实则是爱自己),而且这方式是对方所不需要的。
所以,文娟离婚后说的“因爱而结因爱而离”的话,感觉像在对自己说,守一没有被感动到。因为不到位。
这亦是二性关系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男人有着“出轨之精神需要”,女性也一样。
在夫妻关系中,当二人的感觉不到一块了,就容易出问题。
费墨夫妻就很明显。
费墨实则没有身体的需要(剧情他也无法有需要),但精神上他是不满足于老婆这种“小导游”素质的。
美学教授,对于美有着怎么样的需要我不清楚,但可以知道,在精神上的需要不会比守一少。费还有着被崇拜的虚荣心。这在知识分子中很常见。
曲高和寡。
费所带的研究生刘丹最后也让他失望。年轻女人的现实(逐名利)让崇拜显得很假,在清高和物质上的矛盾让他活得辛苦,这辛苦更多是内心层面的。人是社会人,世俗的纠缠和困扰亦如影相随。
结局是费安心回校教书。这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我个人觉得这选择仍有些无奈,这只能是费最后的退路罢。

费的老婆,李燕在网上和别人打得火热。甚至是“晚饭后就开始化妆”,打扮得像要外出约会。
约会是事实,只不过在网上。
费觉得其老婆离自己远(精神)而向外寻找,李燕也一样,但她需要的是得到主何、赞美,女人到老都需要的小虚荣。与费老的夫妻生活的不和谐,她内心担心,觉得是因为自己没魅力、老了,亦即自己没有吸引力。她误以为男人总是只为色而起欲。却不知道费老是因与她的精神分离而没有了性趣。
二人的需求其实是一样的。但是,方向错了。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最终会分道扬镳,但这分,带给双方的肯定是更加痛苦。因为他们向外所求所得的都更虚假和飘渺,可惜,在现实生活中,能意识到的少之又少。

费墨的家庭比守一牢固。因为费的家庭生活更世俗。
费虽然高校教授,但仍会经不过老婆的纠缠,去给她买丰乳霜。
从这个细节看出,他们的生活还没出多大的问题。再有,费也是“妻管炎”,这也是让他们的家庭更牢固的原因之一。看似“怕”老婆,实则内心是“疼”老婆的。

  

李燕在网上和“人生专家”热聊,最后见面,然后“见光死”
李燕是个很俗气的女人。(宣布,我用这个词是中性的。)
正因为其俗,才能更好地守住费墨的“清高”。俗语讲的“鱼头配鱼尾”。二个一样“清高”的人在一起,容易越看越挑越看越厌,其实是心理学上说的“投射”,很要命又特冤枉的冲突来源。
生活是需要艺术,但更需要实实在在的锅碗瓢盆。

李燕有着普通女人的需要。比如,爱漂亮,爱虚荣(正常人都会有点),爱赞美。
女人都希望有个男人欣赏自己。然而,婚姻中的审美疲劳,或者是事实(老了),就是换个形象身边人也觉察不到(李燕在家打扮,守一觉得奇怪费墨却没点感觉)。这应了一句,“野花总比家花香”,哈哈哈
所以,如何在长期的婚姻生活中保持自己的魅力和吸引力是女人永远的课题(男人是否也一样呢,呵~~~)。
在这点上,女人的焦虑比男人高。有生物原因有社会原因有文化原因。
美国在如何让婚姻家庭更牢固方面的研究不少。资料称婚姻中的二人如果能不断地保持探索和发展最有利于婚姻稳定。

而文娟相对李燕就“清高”了些。眼里容不得沙子。有着“精神洁癖”。
当然,婚姻应该是圣洁和忠诚的,文娟的精神坚守并没有错。有这种追求的女性相对可能会生活而辛苦些,想要有个自己理想的婚姻,需要更高的智慧。

文娟和李燕二人的感情不算好,大家内心都知道“百步不用笑五十步”。彼此从对方看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难堪,惺惺相惜得来又酸楚不已。

 
夫妻沟通不能靠揣摩。要“有一说一”。
因为揣摩靠的是猜。是“用我心去度你心”,这是非常不准确的。因为人大多只能用自己的经历去理解他人。用自己的感受去替代他人的感受,以为别人“也是这样想”,结果90%都是错误的。
女人也爱犯这样的毛病——你猜嘛。
甚至觉得这个男人如果爱自己,就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的心思,明白自己的感受。然后有情绪了不讲,闷着,黑着脸,看你怎么办。如果你没反应,或反应不对路,就更郁闷,甚至升级为“你心里没有我”。
然后夫妻沟通的路越来越不顺畅。

文娟在伍月的问题上,她是处理不当。当然这不能说是她的错。但她也逃不了责任。
如果文娟能给守一机会,可能会把他唤回来。
不过,他们的问题是存在的。如果沟通始终如此,婚姻质量很难令人满意。

 

再来说说伍月。
具备当小三的潜质。比如,好的外貌,楚楚可怜,会粘男人等等。女人和男人都能敏锐地捕捉到这种需要。文娟在见过伍月的第一面后就说:你们这些男人,离她远点。说她会“勾人”。


伍月的成长经历让她的行为和潜意识分离,所以婚姻失败,内心苦楚。
内心需要找个能疼她的实在男人,但对物质的苛求又让她不甘心于平凡和普通。而且这是个内心的安全感极其不足的女人,所以会下意识地觉得“嫁给了钱就安定些”,事实却相反。

她不知道,对于自己而言,内心的安宁需要高于一切,所以,她追逐再多,也满足不了自己。即使有天她功成名就了,也感受不到发自内心的真正喜悦,只有更多的寂寞和恨意。

她短暂的老公,跟她一样是极度缺乏安全感(一个典型的强迫性重复的例子)。
伍月结婚后还保留着自己租的房子就很明显,确实如她所说的,她想和他过一辈子,但想留条退路。

她的潜意识不让她这样做。

补充一点,从心理动力学来说,小三并不知道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并且具有能强的能量,吸引男人对她们的关注和爱护。她们或许把这当成自己有魅力。有些人则说这些人“命犯桃花”。
即使她们得到了这个男人,内心仍是不安全的,因为这安全感建立在他人身上,不是自有。自给才能自足,人格不独立,生活中永远有份担心。

在外遇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男人说的:不知乍的,那人就是有种你想要去接近的冲动。因为缺失,想要完整的动力太强。
只要这种动力在,感情上永远动荡不安。

 

结局还是比较令人喜欢的,挺正面。绝对不会被电总局批评,哈哈。

喜欢沈雪的安排。这样的结局对这个女人是公平的。如果不这样安排,会觉得她挺冤的~~~找个条件相当的人成家,比找个严这么多故事和心事的人省心多了~~~~

奶奶死了,奶在剧中是精神家园的代称。她走了,但是其精神被传承下来,这是剧中的精神亮点。主人公终于找回了自己,所以,幸福在望也就理所当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