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穿越时空的股票
(2011-09-19 07:52:32)
从格雷厄姆、费雪、威廉姆斯到芒格、巴菲特等等,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的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是开启了业余投资者同样也能获得投资成功的大门。而在之前或者在价值投资诞生发展的这八十年来,各种其他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也都是江山代有英雄出,但是能够长期适合业余投资者使用并能长期重复成功的则寥若晨星。
就像2007-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意料之外一样,2010-2011年的漫漫熊市也同样是意料之外。乐观的人依然在继续呼喊能上一万点,悲观的人则把A股说成纯粹的赌场。那么,在这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A股市场中,是否真的存在那些能够穿越时空的股票呢?
我觉得能够穿越时空的股票最有可能存在于非耐用的个人消费的产品和服务领域。巴菲特在四十年前就总结过他的四类投资方法,我觉得这个阶段的巴菲特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和琢磨的对象。最近二十年因为巴菲特的行业地位也出现很多总结巴菲特投资思想的群体,其中不乏优秀者如多尔西的《投资领域的护城河》等等。从这些案例和思考中,我们都能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那就是关于投资对象特点的一些分析。
之所以我觉得个人消费品,而不是企业消费品或者中间品,因为在个人中间积累的品牌价值和口碑名声是具有很宽护城河效应的,虽然这可能低于一些政策、技术、专利、流程以及平台效应的影响,但是后者往往在我们发现人家已经形成的时候早就被高估了,而且这些东西的形成过程中其实风险是巨大的,显然大多数并不符合格雷厄姆的保守的投资方法。比如2006年以前的腾讯,我们得佩服但斌的眼光,比如一年前的新浪微博,但是其实是他们最终的成功光环掩盖了当时失败的风险。另外,只有非耐用消费品是需要重复消费的,购买是个常态行为,这和住房类消费品有本质的区别,汽车介于之间吧。在中国,最有意思的是白酒和中药类保健品,这里面可能就存在迄今为止50年美国股市上涨排名第一的菲利普莫里斯。还有就是服务,这是以前我们经常忽略的地方。其实随着中国人财富的崛起,为服务付费是一个大势所趋的事情,价格会越来越不敏感,比如旅游相关产业。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服务造就感觉差异化较低的行业,比如订票、B2C等。
在这些行业,应该存在最适合业余投资者们口味的能够穿越时空的股票,另外它们最好有3、5的上市历史,更不能是新股。规模不到一千一,股权结构简单、管理层与股民利益相关度高、业内前几名、毛利率相对较高、比较专注主业。如果在这轮下跌中,这些公司有个比较好的跌幅和动态市盈率,呵呵,可能就是低风险中汇报的好机会。上一轮大跌我找到的是伊利和平安,这一轮还不知道是谁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