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原一个真实的房利美

(2010-05-06 19:29:59)
标签:

股票

    金融危机期间,如果说谁买了房利美,就会被疑为天外来客:画外音是这样的公司作为价值投资者的你怎么会购买呢?但是其实在这之前,房利美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价值投资标的!就连我们心存敬意的巴菲特和林奇都是他的拥护者和获益者。从1938年建立作为一个政府关系紧密的公司开始,房利美可以说是几十年都没有消停:中间出现过各种好消息好事情、坏消息坏事情,股价也如过山车般不是涨个几十倍就是跌倒脚脖子。甚至商业模式、客户、经营者等等都出现过大的变动甚至是彻底的更换。金融危机、经济周期则就更不用说了。

    问题是,作为价值投资者,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投资标的呢,除了彻底地回避之外,是不是有一种投资方法和理念可以避免后半场的灾难并获得前半场几十倍的巨大收益呢?

    这绝对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思路还不系统,但是至少涉及到:

    1、不同类型的公司的投资稳定性是不同的,比如产品、服务、中间商、金融杠杆等等类型。对于不稳定性的投资标的最好采取阶段性、分散化、不重仓的方式。看来稳定性是公司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公司类型与阶段相关性较高?

    2、商业模式、经营团队、特殊资源、行业地位,对于不同类型和阶段的公司的重要性是不同的,甚至完全不同,比如新经济中的成长投资法中,商业模式和行业地位就很重要,而同样成熟行业中的新公司类的成长投资法中则是精英团队才是最重要的;

    3、不同投资方法的着眼点是不同,周期投资法是从企业类型(周期性行业,非周期性行业的估值变动)下手,成长投资法从阶段(三种类型)下手,灾难投资法从特殊事件(三种灾难)下手;

    4、能把这些因素系统化、科学化吗?还是一定要以艺术性的方式对每一个公司casebycase的研究,企业类型(行业和企业特点)、阶段(宏观经济和行业特点)是一个二维的函数,有解吗?

    2010年10月12日:“稳定性”是一个系统性的因素。这个话题值得继续深入探讨,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稳定性是不同的,这应该成为投资方法的决策依据之一。尤其涉及到加减仓操作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