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股东结构上来说,上市公司中有很多类型:
第一种,英雄类型,在股权和管理上有绝对控股和说一不二的老大,多为创业者或家族类型,一般来说某一种资源密集型产业这类公司较多,比如地产、科技、新行业;
第二种,分散类型,没有大股东,最大股东也就10%左右,效率可能较高也可能较低,一般来说规模都巨大、强势行业,至少在行业内部如此,比如金融、证券、保险等;
第三种,母公司型,控股股东为母公司,当年剥离部分资产上市,国企大多都是这类,整体上市的除外;
第四种,大股东型,有大股东但是非控股股东,占20-30%,一般至少会有两个;
从公司的发展阶段来说,创业阶段或发展前期,英雄类型和母公司型的效率最高,资源配置也应该最有效。在高速发展阶段大股东类型更合适。公司规模已经较大、多元化并且较多介入资本市场的阶段,分散型容易避免错误,但是效率较底。不过这类企业的竞争对手也如此所以没什么影响。所以PE倾向于选人,而在二级市场上我更同意巴菲特的所谓“傻子也能经营的企业”的观点,芒格也是如此认为的。我比较讨厌母公司类型,因为历史的原因国内这类上市公司较多,关联交易、作弊好像与他们密不可分。
这样看来,成长性投资更适合从第一种和第四种里寻找,灾难性投资更适合在第二种和第四种里寻找,而第三种类型最好不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