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关于美股的资料了,港股尤其是H股也还可以,但是日本和台湾的股市的资料就少有得到了。很多人的了解基本上局限与最近“失落的20年”日经指数从近40000点下跌目前也还只有9000点,台湾也类似吧。但是其实不少资料都忽略了:迄今为之、即使现在的日本和台湾股市的市盈率倒是一点儿都不低,低的倒是香港和美国所谓的开放市场。我曾经工作的一家公司就是第一家日本上市的中国公司,市盈率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如果不是在最高、疯狂的30000多点入市,其实还是很有机会获利的。所以基于目前国内A股的投资者,其实封闭和管制可能是一个比经济增长更有价值的投资决策因素,这已经在AH股价差中有所体现很长时间了。这可能是一个近乎疯狂但是符合事实的想法,差不多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除了那些特别疯狂的时刻和点位,其它从业绩回报来看的高估是会长期存在的,当然也可能是某个时段严重低估(这是很多分析者忽视的,其实封闭市场里的跌幅可能一点儿都不比涨幅低,这是由不理性的投资者和不理性的市场综合来决定的),当然前提是市场封闭和管制依旧存在。所以这样的市场的特性是否是:长期高估、波幅巨大,轮动快,不理性。
这样想法是否过于乐观和局限了?不过确实和我关于A股投资“周期投资、概率投资、永不满仓、永不空仓”的思路是息息相关的。
2010年10月15日:供求关系、流动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