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喜欢读他俩个人的文字,正好在老曹的《论势》里有老张写的序,于是一口气读完,还不错!其实老张写的序好像前一段时间已经读过了,不过我本来就喜欢重复阅读喜欢的文字。喜欢老曹和老张,是因为他们属于聪明人中为数不多的敢说并擅于说真话的投资家或者评论人!比他们成功和聪明的投资家很多,但是由于利益等原因,人家不愿意说真话,更有甚者只说假话糊弄人!
析了一下老曹的投资经历,可以分成如下三个阶段:
1969-1982:二、三十岁期间,老曹从几千元炒到五十万,期间肯定有后来虚构的水份或者再投入的其它资金,但是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很可爱呢!就像老曹说的那样,这个阶段他主要从经验和教训中学到不少东西,并形成自己的“趁势”和“止损”的两个投资理念,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在这个阶段由于原始资金太少,只炒股,有赌心。
1983-1997:老曹的真正发达是从三十岁到五十岁的这个阶段,虽然从回报率来看不如上个阶段,但是基数不一样,从一万涨十倍肯定比从一千万涨十倍要容易嘛!老曹坦言其实这个阶段股市投资也只是略赢了指数而已,看来马尔基尔的观点还是值得深思呀。从书中提供的数据来看应该是在十多年从50万涨到1500万左右,在资金达到1000万之上并遇到97前回归的问题之后,开始进行分散化和多元化投资,拿出接近一半的资金,28万加币投资加拿大房产和600万投资英国房产,这个阶段老曹的资产从100万至少增加到1500万以上,如果算上未出售房产的增值可能达到二三千万吧。
1998-2008:数百万近千万的股票投资升值到3000万以上,房产升至2000-3000之间,黄金升一倍估计也在一两千万吧,加上他说的非投资性收入的15%,可以看出他说“自己的身家在亿元左右”还确实是大实话。另外有理由看出老曹在十多年前严重不看好香港和大陆的未来,并从中获利颇丰。而现在严重看好香港以致大陆的未来,可能也是正确的。
如果上述分析和数据相差不大,我们可以得出下述结论:老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业余投资者”,拿自己的钱投资,而且说的是真话。另外,老曹最厉害的地方是躲过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跌和97香港股市的房市的大跌,老曹的成功也多半源于此,是因为“趁势”,而不是因为“止损不止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