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不用看年报,因为大多数人看不懂,金融保险公司的会计处理和指标是最难读的。而且,看懂了其实也没用。第二,不用去调查,因为调查不出来什么东西。机构专家们都做不到的事情,业余投资者如何能做到?
我认为业余投资者能否盈利不在于“选股”,而在于“择时”,也就是选择买卖时机。所以选股的事情留给机构和专家们来做。比如几年前很多在意自己名声的专家名人们都推荐平安,甚至说闭着眼睛买,那时是100多元钱,而平安跌倒20元时,尽管有了富通的事情,但是应该也还值得吧,拿这个价钱的业余投资者应该至少心里应该比那些机构和基金们更踏实。平安在140多元的高点并没有什么成交量,说明没有机构逃顶。在每次大跌、80元60元40元三次大跌时候都有明显的成交量半圆形增高现象,另外在1664地点的20元以及转暖的30多元附近又有成交量放大现象,根据事后的统计上述价位正好是去年第四季度机构集体加仓的位置。
另外,不仅要看分析师的观点,而且最好去看看这些分析师们以前而不仅仅是现在的观点,尤其是他们陈述的事实部分。
研究员:周光 中金公司
分析师:王小罡 东方证券保险
研究员:余晓宜 所属机构:广发证券
研究员:崔娟 所属机构:民族证券
研究员:邓婷 所属机构:国都证券
研究员:肖超虎 所属机构:光大证券
研究员:许守德 所属机构:中信建投
研究员:刘鹏 所属机构:华泰证券
研究员:俞冲 所属机构:世纪证券
研究员:石磊 所属机构:天相投顾
研究员:罗毅 所属机构:招商证券
研究员:余斌 所属机构:申银万国
研究员:茅炜 所属机构:国金证券
研究员:杨建海 所属机构:安信证券
研究员:李聪 所属机构:长江证券
研究员:许守德 所属机构:中投证券
看过下面王小罡的估算,这个行业内当时最有价值和影响的估算之一,业余投资者有何思考?
W020080509539474060063.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