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回顾与展望

(2009-04-13 21:31:00)
标签:

杂谈

《解放日报》约稿,谢绝转载

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撰写了一篇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针对金融危机体现出的货币风险,他提出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对此,美国总统奥巴马为捍卫美元的统治地位,对创立新的全球货币形式以取代美元的建议表示了怀疑。请问,世界是否需要新的全球货币? 

所谓全球货币,是指在全球贸易、资本流动与资产配置中发挥计价尺度、交易媒介与储备货币职能的核心货币。全球货币的主要价值是降低各国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贸易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至今,全球货币经历了黄金、英镑、美元等多个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美元一直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货币的角色。

美元之所以成为全球货币,是因为美国经济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超过昔日的霸主英国。二战结束时,美国GDP约占全球GDP的45%,美国的黄金储备约占全球黄金储备的60%。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使得美元在二战之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成长为全球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黄金与美元的双挂钩制,即美元以固定比价盯住黄金,其他国家货币再以固定比价盯住美元。美国央行承诺以固定比价维持黄金与美元的自由兑换。在二战后的1950与196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与全球贸易的发展。

然而,从1970年代开始,美元开始面临“特里芬两难”的挑战。所谓特里芬两难,是指美国政府很难同时满足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需求与维持美元汇率稳定。要满足全球经济增长对全球货币(全球流动性)的需求,美国必须通过经常账户赤字源源不断地输出美元。同时,随着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扩大,美元贬值的可能性也增大。在这种背景下,其他国家央行与投资者纷纷用手中的美元向美国央行兑换黄金,从而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不断流失。当尼克松总统宣布停止黄金与美元的自由兑换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便轰然倒塌。

从1970年代开始,全球货币体系进入了牙买加体系。在该体系中,尽管美元不再盯住黄金,但由于美国经济的相对实力、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制度惯性等因素,美元依然在新的全球货币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货币的角色。尽管浮动汇率制开始风行,但世界各国还是倾向于在国际贸易与投资中使用美元。美元依然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计价货币与清算货币,美元储备依然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尽管1990年代晚期欧元的诞生使得美元第一次面临一个可堪匹敌的竞争对手,但欧元要从根本上撼动美元的核心地位,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当前的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牙买加体系下缺乏对储备货币发行国货币纪律的约束。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央行不能无限度发行美元,否则其他国家将用美元向自己兑换黄金,导致自身黄金储备的流失。遗憾的是,这样的货币纪律在牙买加体系中不复存在。美国央行基本上是根据国内的宏观经济情况来决定美元的货币政策,而有意无意地忽略美元汇率对全球贸易与投资的影响。正如美国一位前财政部副部长康纳利所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它是你们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后,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开始受到国际收支失衡的困扰。在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输出商品,以中东国家为代表的资源出口国输出资源,作为它们的交易对手,美国进口商品与资源,出口以美元计价的金融产品。东亚国家与资源出口国获得了贸易顺差、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美国的消费者则获得了实惠,能够以很低的价格消费进口商品与资源。由于各方均获得了好处,导致全球国际收支失衡越来越大。到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接近7%。美国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加剧了全球范围内对于美元贬值的担忧。这是因为经常账户赤字的累积将导致美国的净对外债务不断上升,一旦外债上升到一个不能持续的水平,就必须通过美元贬值来重新平衡国际收支以及降低实际债务水平。

次贷危机的爆发极有可能加剧美元地位的衰落。随着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政府实施了极为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用于救市。宽松的财政政策造成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越来越高,例如,美国财政赤字将由2008年的5000亿美元左右飙升至2009年的1.75万亿美元左右。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美国政府不得不加大国债的发行力度。2001年至2007年,美国每年国债净发行额不超过5000亿美元,2008年达到1.47万亿美元,2009年则超过2万亿美元。宽松的货币政策埋下了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的种子,尤其是考虑到从2009年3月起美国央行宣布开始直接购买美国国债。一旦美元大幅贬值,不但会显著削弱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意味着其他国家持有的以美元资产为主体的外汇储备的市场价值显著缩水。这一方面降低了美国的债务水平,另一方面意味着其他国家国民财富的流失。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人,中国政府作出了明确表态。周小川行长撰文指出,建议发行一种超主权的储备货币,来降低全球经济对美元的依赖程度,这种超主权储备货币可以在IMF特别提款权(SDR)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这篇文章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尽管在G20伦敦峰会上没有专门讨论,但G20峰会上提出的增发SDR,可以视为一个良好的开端。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很可能是区域货币取代国别货币担任全球货币,这意味着未来的全球货币体系中可能出现美元、欧元与亚洲货币三足鼎立的现象。全球货币的多极化可以为储备货币引入竞争机制,从而为储备货币发行国提供新的约束。不过,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次贷危机在削弱了美元的同时,也显著削弱了美元的竞争对手。美元的衰落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缓慢的过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然而,我们依然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举措。人民币成长为一种区域货币甚至全球货币,虽然路途遥远但值得我们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