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 环球时报
告别短短1个交易日的回落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现上行趋势,又一次“破7”。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993,较前一交易日小幅走高19个基点。
2008年4月1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93元,1欧元对人民币10.976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9003元,1港元对人民币0.89832元,1英镑对人民币13.7627元。
上周五美国公布的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远低于预期,这表明美国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感到悲观,加大了美联储继续降息的压力,从而推动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走高。
抛售美元解决不了问题
新闻分析
中国是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如假定中国外储90%是美元,过去一个月即蒸发357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一个月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
损失相当于一月4艘航母?
对于“外汇储备的蒸发相当于一个月损失4艘航空母舰”的说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张明表示,这实际上只需要一个很简单的估算。假定现在中国外汇储备为1.5万亿美元,其中70%为美元资产,相当于有总额为1.05万亿的美元储备,假定每个月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为1%,那么每个月中国外汇储备的损失就是100亿美元。由于2005年至今,外汇储备还在不断增长,到底蒸发了多少并不容易估算。
不过,人民币破7与外汇储备损失没有直接联系,因为估算损失的方法是按照升值幅度,如果人民币破7并没有带来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变化,并不会加重损失。不过,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即使升值幅度不变,损失仍然在扩大。
抛售美元不能解决问题
据专家介绍,美国经济建立在高外债、高赤字基础上,是典型的“举债经济”。这种经济模式在景气度高的时候,可以凭借旺盛的购买力和市场需求,刺激和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高速增长,一旦出现经济衰退,投资者信心不足、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在此情形下,美国往往通过美元的独特地位,通过贬值或变相贬值美元,转嫁国内金融和经济危机。通过贬值美元可以减少债务负担。许多外汇储备高的国家拥有大量美国国债,美元贬值无疑令这些债务缩水。贬值美元并逼迫相关货币升值,还可降低高外汇储备国家出口的竞争力,减少赤字。
由于中美贸易额和中国贸易顺差都十分巨大,中国官方所拥有的美元储备逐年飞速增长。而外汇储备水平明显偏高又导致货币供应量居高不下,国内通胀压力增大,为缓解货币增量压力、减少因贬值带来的损失,中方不得不将大量外汇储备用于购买美国国债,而这些国债又随着美元继续走软而重陷缩水的循环。自2000年美元贬值加速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遭遇无形损失。
张明说:“中国目前的状况是一种‘尴尬的平衡’,中国美元储备相当多,如果在市场上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元,势必造成美元汇率更大幅度下跌,在中国将其美元资产抛售出手之前,抛售行为可能造成资产的更大损失,抛售并不能解决问题。”
日本贬值损失相当二战总损失
美元不断贬值给拥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日本财务大臣3月27日表示,由于美元贬值,日本的外汇储备损失约为18.5万亿日元,合1872亿美元。一位日本经济学家说:“美元对日元的单独贬值,使得日本的经济损失与整个二战的日本损失相当,并且使日本陷入长达十几年的经济低迷。”
2008年2月印度外汇储备高达3012亿美元,升至世界第四。由于外汇储备的96.8%为货币资产,其中绝大多数为美元,因此印度受美元贬值的拖累比中国更严重。印度央行去年底在2006-2007年度报告中说,由于美元贬值,截至2007年6月底,央行的外汇资产损失6500亿卢比(1美元约合41卢比)。俄罗斯也不例外。俄塔社报道,俄罗斯在国外市场上的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使俄罗斯每年的收入减少40亿美元。
减少引进外资优惠政策
张明还说:“许多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也面临着美元贬值造成的外汇储备蒸发的问题。通常的几个解决办法是,第一,维持本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不要出现更大幅度的升值;第二,多元化外汇储备,不是大量抛售,而是小规模减持美元,增持其他货币储备;第三,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积极投资于风险更高、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
“如何解决问题,目前的共识有两步”。张明介绍说,第一步,中国每个月都要增加几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于这些新增加的外汇储备要多元化,可新增以欧元、日元计价的外汇产品;第二步,中美两国政府应该走到一起,通过各种对话机制,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要出现太大幅度的增值。
张明认为,最根本的办法是减少新的外汇储备的增加,不只是美元储备,其他外汇储备也应该减少,一方面应该“更多地花外汇,更少地存外汇”,不要让储备停留在央行账户上。另一方面,要改变外贸和引资政策,现在中国已拥有这么多资金,不用增加吸引外资流入的优惠政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