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8-04-11 华夏时报
聪明、低调入股道达尔
4月3日突然传出消息,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的28.2亿美元已经入股法国道达尔集团,购入1.6%的股份。极力低调的中国资本的出击再次吸引了世界的关注。
坐拥着巨大外汇资本的中国,去年成立了主权财富基金的专门管理公司——中国投资公司。但成立之后,匆匆出击的几笔投资却都以浮亏告终,因此,甚至被许多西方媒体冠以“屡战屡败”的头衔。
作为中投的掌门人,楼继伟日益处于愈发窘迫的境地。去年6月份,他曾经自比为猎人——带着机会主义眼光,寻找容易捕杀的猎物:在中投还未挂牌时便出手入股黑石,以完成主权财富基金实行积极管理、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目标。但不到一年,他已经将对自己的描述从猎人改为了农民,“据外国的交易撮合者称,楼继伟表示,今后在管理基金方面,他将更像是一个农民,为寻求可持续的稳定回报而耕作。”(《金融时报》)锐气似乎被不断的失败和批评磨平了。
所谓树大招风,中投饱受来自中国国内和国外的尖锐批评。而与之相反的是,同样坐拥着巨大的主权财富的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极力保持行事的低调谨慎,但在不知不觉中,出手却十分精准。
之前,外管局便曾购入了澳大利亚一些银行的股份,同时考虑投资于私人股本基金,极力保持低调。但这次入股道达尔却使它再也无法隐藏身手,国内和业内的人士对外管局的这一战都予以很高的评价。
作为仅次于埃克森美孚、荷兰皇家壳牌和英国石油公司的世界第四大石油公司,道达尔公司是法国最重要的石油企业。该公司是1998年11月法国道达尔公司与比利时菲纳石油公司合并,及2000年3月道达尔菲纳石油公司对法国埃尔夫公司购并这两次交易后的产物。业务遍及120余个国家,员工总数12万多人。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飙升,道达尔的年盈利额迅速增长。2003年为70亿欧元;2004年为90亿欧元;2005年为120.03亿欧元;2006年,净盈利创历史新高达到125.8亿欧元。虽然,2007年底,精炼利润减少与天然气价格冲击使公司盈利受到一些影响,但是整体年利润依然在125亿欧元以上。
专注于主权财富基金研究的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博士说:“从短期来看,投资道达尔方向还是很聪明的选择。一方面,道达尔是世界第四大石油公司,而在目前美元不断贬值,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另一方面,道达尔是实体公司,而不是金融公司,所以很少受到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所以这个对象也是很正确的。”
据2007年道达尔年报数据显示,目前股东比例中,88%的股东为机构投资者,员工持股3.6%,最大的股东是比利时人Albert
Frère,个人持有5.3%的股权。只要股权数量高于1%或者以上,就可以通过某种头衔参与股东大会,但不一定有选举权。
屡战屡败之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的专家曾刚认为,中投之所以屡战屡败,不可否认中投自身也存在问题,它在决策上似乎太快了。“一般的国际类似投资机构,刚刚成立的一段时间一般不会有所行动,而是要先对市场形势进行研究,同时完善自身的内部管理和机制等,但是,中投甚至还没正式挂牌就急忙出手,这不能不说行动有些过于仓促。”曾刚说。
张明认为,问题的根源有两点,一是中投存在缺乏透明度的问题。无论是资产运作上还是公司治理上都缺乏透明度,中投甚至连资产负债表、年报都没有。再比如,中投有管委会、董事会、党委会,在这三者的关系以及究竟由哪里作决策,怎样作决策上,也都不是清晰透明的。
二是中投还存在市场化运作上的问题。中投的高管,都是政府官员,这造成它根本无法完全市场化。中投说到底还是个国有企业,很难像国际企业那样运作,比如聘请国际人才,一般的有国际运作能力的高管,年薪甚至能达到几千万,这就很难在中投内部实施,因为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不能相差太大。
对此,中信证券
虽然从中投的遭遇来看,是屡战屡败,不景气,但是包括国开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大型企业在内的中国资本进军海外的过程中,总体来说还是积极的,使得中国的主权财富开始越来越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2007年7月23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宣布投入30亿美元参股巴克莱银行,支持其正在进行的收购荷兰银行的行动,如果成功将打造出世界最大的银行集团。2008年2月1日,中国铝业宣布联合美国铝业获得了矿业巨头力拓12%的现有股份。这是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投资,也是全球交易金额最大的股票交易项目,交易总对价约140.5亿美元,这次入股成功打破了必和必拓并购力拓垄断国际铁矿石市场。
张明则认为,中国政府应当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海外投资团队,“这不仅仅应该包括中投、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开发银行,还应该包括社保基金、大型国有企业等。它们应当能很好地配合共同建立一个完善的海外投资队伍”。
曾刚也认为,走出去是必然的战略,也是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许由于经验不足,我们需要交一些学费,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吸取教训。“无论怎样,长期来看,中国的主权财富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需要进行充分的国际市场研究,二是需要积累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运作的人才。”曾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