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编者按:1月29日,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由美国总统布什支持的146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该方案为单身个人提供最高600美元的退税,为已婚夫妇提供最高1200美元的退税;有孩子的家庭每个孩子还可另外得到300美元;方案还包括以鼓励企业投资新设备为目的的税收优惠。美国白宫已经开始敦促参议院原封不动地通过这项议案。这是布什执政期间第三次大举减税。我们如何评价布什的减税政策,布什留给他的继任者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遗产”?如何评判布什八年的经济作为?和讯网请到三位专家,为我们提供精彩观点。
减税是为“防衰退”而非防次贷
和讯网:我们看到这个减税计划针对的是美国普通家庭,并非针对低收入人群,特别是那些还不起房贷的居民。
汤敏:美国现在是整个房地产市场发生了问题,已经超过了次级债问题本身。根据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凡是美国房地产的价格发生大幅度下调,美国经济都往往陷入衰退。所以现在的问题是防衰退问题,而不完全是解决次级债和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
谭雅玲:减税针对的是社会群体。这跟布什的政治立场有关。因为与民主党相比,共和党在大财团特别是石油财团上是占有优势的,在其他方面目前的优势并不是很大。所以共和党通过减税来争取社会民众的选票。
张明:对,这一次减税分配的非常平均,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就业家庭,就业个人。我认为,这次减税会对美国的消费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前,美国经济已经步入衰退的关口,而经济衰退很可能就是消费驱动的,因为消费增长一直占美国经济增长的70%左右。这几年,美国居民的消费,在很大程度是由财富效应推动的,也就是说当他们的房产价值增值以后,他们通过把房子抵押或者再融资,来进行超过自己收入水平的消费。所以在此次房地产泡沫破灭、次级债危机使消费开始走向低迷的时候,减税对提升消费会有明显的效果。
另一方面,正因为它分配的平均,减税并没有向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者这里集中,所以它对于缓解次级债危机的作用是比较小的。
大选前后各党更多从“选票”角度考虑经济问题
和讯网:索罗斯前几天撰文指出,美国长期释放大量的流动性已经使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即必须要依靠释放流动性来刺激经济增长和信用循环。现在布什政策再次大幅减税,并且未来两天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你如何看待当前美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汤敏:在经济危机时候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是现在才发明的,美国历届政府都是这样做的。在90年代初发生经济危机时期,老布什总统也是把利率降的很低,也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也采取了减税的方法。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减税、降息能够缓解危机,但是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是经济问题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说房地产连着涨了十几年翻了好几倍,最后老百姓的消费支撑不住了,最后造成了崩盘,这个不是说减减税就能解决的。但是肯定能缓解,比如说原来应该是四个季度负增长,五个季度负增长,现在变成两个季度负增长。所以我们不能说美国采取这些政策它就不会经济衰退,这也是低估了经济衰退的影响。
张明:的确,正如索罗斯所说的,美联储的降息以及政府的减税,最终会使流动性已经泛滥的市场滋生出更大的资产价格泡沫、出现更大的危机。但是不要忘了,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尤其是选举前后,美国政府更多的不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他是从民意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就是说从选票的角度考虑问题。一旦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尤其是消费出现问题,那么失业率就会上升,这会对执政党的声望造成严重的冲击,所以在这个时候,但凡能够对经济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政策都会被他们采纳。
布什和伯南克不得不收拾“泡沫破裂”的烂摊子
和讯网:布什在位的近八年时间里,一直实行减税政策。当他接手克林顿的职位时,美国的财政曾有二千多亿美元盈余。而现在则是二千多亿美元赤字。对布什的经济作为你有什么评价?
汤敏:布什任期与克林顿任期有很大差别,比如说伊拉克战争对布什政府有很大影响。首先,不能说布什的税收政策有问题,比如克林顿当时种下了纳斯达克泡沫的种子,但是到布什这儿一下子破灭了,所有的税源税基全没了。由于克林顿实行了长期的扩张政策,造成了泡沫的破灭,不管是股市泡沫破灭还是房市泡沫破灭,都由布什来收拾烂摊子。布什又打了一仗,打仗又非常花钱。
许多事情还需要历史去评判。比如伊拉克战争,从美国本身的利益来看,可能它是短期损失几年,但是从长期看它占了这么大一块的石油,排除了这么大的隐患,还是值得的,但是短期内美国肯定要花一大笔钱。另外,伊拉克战争也树立了美国的绝对权威,以后可能伊朗可能就老实多了。所以从战略的角度来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美国是赔还是赚,是仁者见仁的问题。
而伯南克的问题是,正好上台就赶上房地产泡沫的破裂,那他只能这样做。有些东西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经济如日中天的时期,格林斯潘走了。实际上这里面隐含着大量的问题。比如说美国的房地产问题,不是伯南克上台以后才造成的,肯定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
谭雅玲:我觉得克林顿时期给他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把美国经济整个结构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在高新领域,创新行业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但是,布什上任后面对的困难是政治问题,“9.11事件”,伊拉克战争,这使政府内部出现了对布什政策的对立和分离。另外,政治事件导致了军费和外部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布什上台以后石油价格的上涨,布什的石油背景比较强,他推高石油价格给他的背后集团带来的经济利润是非常突出的。
我觉得财政赤字只是一个表象。应该承认,克林顿比布什的运气好,克林顿面对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比较稳定。其实应该承认布什还是尽了很大的努力,把财政赤字从4000多亿美元又变成了1600多亿,今年又会涨到2000多亿美元。当然这2000多亿美元跟次贷有很大关联。除了运气和自身应对水平之外,我认为布什时期和克林顿时期最大的差别是在伯南克身上。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的协调给布什造成了比较大压力。
张明:总体来看,布什就任的这八年美国经济增长还是比较平稳的,波动性比较小。但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克林顿时期,美国政府的财政是最好的,目前又重回赤字;第二,布什在位期间,美国居民赤字消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形成了当前比较严重的经常账户赤字,而经常账户赤字又造成美元中长期的贬值压力;第三,“格林斯潘期权”被一再的使用,就是说一旦股市下滑,联邦政府就会通过出资或者降息的手段来应对,加剧了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所以总体而言,布什执政的八年,美国GDP表现的比较好看,但是它付出的代价可能要未来的政府来偿还,包括美元贬值,包括美国经济和美元相对地位的衰弱,包括未来可能出现资产价格泡沫,这些可能都是要下一任政府要面对的问题。另外,布什奉行的是共和党的原教旨主义,他的政策一直对富裕群体比较有利,包括减税,包括伊拉克战争等。
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将延续一段时间
和讯网:新的执政党上台会延续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吗?
汤敏:我觉得货币政策原则上来讲跟总统无关,所以还得看伯南克,由联邦储备银行来决定。会不会减税要看谁上台。一般来说,民主党上台,会用更多的财政开支而不一定会减税;共和党上台,往往会减税。另外,还要看上台后当时的经济状况。
谭雅玲:我觉得在布什时代,今年就有可能结束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伯南克更多是从个人的责任和信用去考虑问题,有些脱离现实,过于悲观。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可能会对信心有好处,但是长期会对经济有致命的影响。他应当提升利率,刺激资本流入来改变它的经济结构。
张明:我觉得延续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不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他们都不敢拿民意开玩笑,所以说要在选举期前后,尽量把失业率控制到最低。如果想把失业率控制到最低,那就意味着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是目前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相当高了,所以进一步减税的可能性比较低,从而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比较大。我认为在本次美国经济不管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之前,这个宽松的货币政策还会被继续的采用。
但是我认为这一次美国经济衰退,对美国本身是有好处的,对于扭转全球经济市场失衡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要从根本上扭转全球性失衡,就是要从压缩美国的消费开始,让他们提高储蓄率,降低消费率。美国经济在没有步入衰退的时候,美国消费者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来这样做。现在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使他们自觉的来缩减消费,其实这对于全球经济来说也是一个福音。
次贷危机影响要远远大于2001年美国经济危机
和讯网:目前美国大部分的经济指标还是向好的,比如说只有部分的投行是亏损,但是还有另外一部分还是盈利的。而且次贷问题也有被美国大选年由于政治因素而放大的成份在内。
汤敏:这些话似是而非,什么叫“向好”?增长零点几也是向好吗?向好、不向好要看它怎么定义。如果说两个季度负增长,然后正增长,在很多人心里这就叫经济衰退。美国要防的就是这个经济衰退。所以说美国经济增长从二点几,接近三的增长,一下变成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已经是非常不看好了,非常不“向好”了。
此次次贷危机不能与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相比。2001年纳斯达克的崩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没有这么大,因为它只是影响有投资的股民,对整个金融体系,对银行没有太大冲击。此次是房地产出问题,房地产是它整个经济的支柱,那么开工会大量减少,很多房屋卖不出去。所以你要去看7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经济危机,由房地产的快速下滑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一般都要三年到五年才真正完全恢复过来。这次是不是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肯定会比01年的时候更严重。
张明:你这几个问题我分几点谈。第一,的确有些金融机构目前还比较好,比如说在投行里面大家都觉得高盛躲过了这一次的危机。但是我最近看到很多分析师认为,高盛现在之所以没出现大额的亏损,是因为它的拨备记账方式不同,导致它这些问题没有披露出来,也就是说,现在很多金融机构没有出现问题,可能是他们把问题隐藏的更深,这是我的第一点判断。
第二点判断,次级债危机目前已经在影响投资,2007年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对GDP的贡献可能是负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种种征兆显示,次级债危机已经开始影响到消费,前面我已经说过,消费是美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消费出现问题的话,美国经济就不好说了。最近这两个季度的数据很意外,出口反而成为美国经济主要的推动力,07年第三季度出口占到美国GDP增长的30%,这是不正常的。因为美国是一个封闭性的大经济体,不可能依赖出口来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第三,一些先行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比较大,包括美国股市,包括消费者信心指数,包括其他一些先行的指标。所以我现在认为次级债危机可能会在08年第一和第二季度时达到高潮,这两个季度经济增长率也会是负的,但是到08年的后半年GDP增长率可能还会是正的。
和讯网:美国还是有实力承受次贷危机的,是吗?
汤敏:什么叫能承受什么叫不能承受?美国肯定不会由此解散,美国经济过几年肯定还会再恢复、再发展。从这种意义上美国当然能承受,谁也不怀疑美国有这种承受力。但是它肯定会有一段艰苦的日子,这个日子多长多短现在还不太清楚,实际上这种艰苦日子已经开始了。对我们来说,我们更关心的是对中国影响多大,总体来说如果美国经济下滑的比较厉害,对我们影响还是不能低估的。
谭雅玲:次贷短期的波动我觉得是对价格短期的影响,而从实际经济的角度看,只是表现在房地产方面。我觉得美国人还是把它过度夸大了。比如大家说,美国曾经17次加息,加的幅度和速度过多、过快了。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它的超低的起点。所以判断一个东西不能从数量和速度去判断,要从它的起点高低去分析,这样可能才会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张明:对,因为此前美国经济的总体情况还是比较健康的,包括它的企业利润增长率比较高,而且美国金融市场又是最有效率最具深度的,它应对波动的能力应该比较强。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新的冲击发生,次级债危机只会使美国经济步入一个比较短暂的衰退,然后经济会很快反弹,毕竟它的调整能力是非常强的。
张明:第一个就是股市,因为美国股市非常市场化,股市的表现应该是美国经济的先行指标。比如近期美国股市一直在暴跌,这说明大家对今年美国经济第一和第二季度的增长前景很不乐观;第二个先行指标我认为是消费者信心指数,它决定了未来几个月居民的消费意愿,而消费又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推动力;第三就是市场上与投资相关的一些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