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年下半年发表财经评论

(2008-01-18 20:26:00)
标签:

杂谈

1.  “治理结构仍然缺乏透明度——我看中投公司之五”,《上海证券报》,20071228

2.  “中投汇金平行运作更利海外投资——我看中投公司之四”,《上海证券报》,20071219

3.  “现在是参股国际金融机构的好时机吗”,《第一财经日报》,20071212

4.  “以资本账户开放换取人民币不显著升值不可取”,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1212

5.  “面对发达国家充满疑虑的目光——我看中投公司之三”,《上海证券报》,20071212

6.  “中国储蓄率为何高居不下”,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071210

7.  “高储备高风险,美元资产越来越烫手了——我看中投公司之二”,《上海证券报》,2007125

8.  “中投公司:前景并非坦途”,《中国经营报》,2007123

9.  “次级债危机的中国之鉴”,《现代商业银行》,2007年第11

10.      “面对指责,中投公司的策略”,《西部论丛》,2007年第11

11.      “中国矿业资金凶猛的危害不容忽视”,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1129

12.      “聚光灯对准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我看中投公司之一”,《上海证券报》,20071128

13.      余永定、张明:“人民币升值是一石三鸟的政策”,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1126

14.      “次级债危机怎样影响中国”,《世界知识》,2007年第21

15.      “全球油价飙升是美元惹的祸”,《财经时报》,2007112

16.      “高速增长中蕴涵泡沫隐忧”,《新京报》,20071026

17.      “中投公司面临六大困难”,《财经时报》,20071019

18.      “遏制资产价格泡沫应双管齐下”,《第一财经日报》,20071015

19.      “中投案例剖析:主权财富基金何以对冲经济未来风险”,《第一财经日报》,2007930

20.      “美联储降息市场喜忧参半”,《新京报》,2007920

21.      “美次级债危机为何引发英银行挤兑”,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917

22.      “银行独担信用风险,太险了——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之五”,《上海证券报》,2007914

23.      “态势严峻  但酿成全球危机可能性不大——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之四”,《上海证券报》,200797

24.      “风险扩散:各国救援未见实效——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之三”,《上海证券报》,2007831

25.      “警惕违约率上升与房价下跌的恶性循环”,《新京报》,2007828

26.      “风险转移:接棒者遍布全球——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之二”,《上海证券报》,2007822

27.      “风险之源:丰年不思歉年忧——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之一”,《上海证券报》,2007817

28.      “应格外警惕全面通胀”,《广州日报》,2007815

29.      “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的可能性很小”,《新京报》,2007814

30.      “美次贷危机的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813

31.      “中国金融机构如何应对美次按危机”,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88

32.      “国有商行试水美国次按债券市场应吸取教训”,《第一财经日报》,200788

33.      “黑石集团的如意算盘——我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四”,《上海证券报》,200781

34.      “东亚外汇储备库——坎坷并期待着”,《国际商报》,2007717

35.      “水来土掩 兵来将挡——我看私募股权基金之三”,《上海证券报》,2007712

36.      “汇投黑石项目评估须公允”,《新京报》,200775

37.      “对特别国债故事的反思”,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