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理结构仍然缺乏透明度——我看中投公司之五”,《上海证券报》,2007年12月28日
2.
“中投汇金平行运作更利海外投资——我看中投公司之四”,《上海证券报》,2007年12月19日
3.
“现在是参股国际金融机构的好时机吗”,《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2月12日
4.
“以资本账户开放换取人民币不显著升值不可取”,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年12月12日
5.
“面对发达国家充满疑虑的目光——我看中投公司之三”,《上海证券报》,2007年12月12日
6.
“中国储蓄率为何高居不下”,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07年12月10日
7.
“高储备高风险,美元资产越来越烫手了——我看中投公司之二”,《上海证券报》,2007年12月5日
8.
“中投公司:前景并非坦途”,《中国经营报》,2007年12月3日
9.
“次级债危机的中国之鉴”,《现代商业银行》,2007年第11期
10.
“面对指责,中投公司的策略”,《西部论丛》,2007年第11期
11.
“中国矿业资金凶猛的危害不容忽视”,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年11月29日
12.
“聚光灯对准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我看中投公司之一”,《上海证券报》,2007年11月28日
13.
余永定、张明:“人民币升值是一石三鸟的政策”,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年11月26日
14.
“次级债危机怎样影响中国”,《世界知识》,2007年第21期
15.
“全球油价飙升是美元惹的祸”,《财经时报》,2007年11月2日
16.
“高速增长中蕴涵泡沫隐忧”,《新京报》,2007年10月26日
17.
“中投公司面临六大困难”,《财经时报》,2007年10月19日
18.
“遏制资产价格泡沫应双管齐下”,《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0月15日
19.
“中投案例剖析:主权财富基金何以对冲经济未来风险”,《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9月30日
20.
“美联储降息市场喜忧参半”,《新京报》,2007年9月20日
21.
“美次级债危机为何引发英银行挤兑”,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年9月17日
22.
“银行独担信用风险,太险了——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之五”,《上海证券报》,2007年9月14日
23.
“态势严峻
但酿成全球危机可能性不大——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之四”,《上海证券报》,2007年9月7日
24.
“风险扩散:各国救援未见实效——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之三”,《上海证券报》,2007年8月31日
25.
“警惕违约率上升与房价下跌的恶性循环”,《新京报》,2007年8月28日
26.
“风险转移:接棒者遍布全球——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之二”,《上海证券报》,2007年8月22日
27.
“风险之源:丰年不思歉年忧——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之一”,《上海证券报》,2007年8月17日
28.
“应格外警惕全面通胀”,《广州日报》,2007年8月15日
29.
“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的可能性很小”,《新京报》,2007年8月14日
30.
“美次贷危机的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年8月13日
31.
“中国金融机构如何应对美次按危机”,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年8月8日
32.
“国有商行试水美国次按债券市场应吸取教训”,《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8月8日
33.
“黑石集团的如意算盘——我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四”,《上海证券报》,2007年8月1日
34.
“东亚外汇储备库——坎坷并期待着”,《国际商报》,2007年7月17日
35.
“水来土掩
兵来将挡——我看私募股权基金之三”,《上海证券报》,2007年7月12日
36.
“汇投黑石项目评估须公允”,《新京报》,2007年7月5日
37.
“对特别国债故事的反思”,和讯网特约评论,2007年7月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