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北,台北(四月十七日)

(2006-04-17 21:03:17)
标签:

杂谈

分类: 记事
        一早起来就开始打电话,打了好几通,没有一通接听的,全部都是留言。好不容易接电话了,要么不在台北,要么不愿意接受采访。这些我都想到了,心中有障碍,电话越打越无趣。一个自由的城市,却都不愿意接受采访,最主要的原因是厌烦政治,尤其是专业人士。我表示理解。三次来台北,印象悄悄发生变化,今天似乎更加鲜明。
       天阴沉沉的,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焦虑。向中广菁惠求助,菁惠又给了一个电话,结果电话通了仍然没有人接听。就在这个时候,我台“老朋友”许律师来电话了,希望能与我们见面,许律师是我见到的比较执着的热心为两岸关系奔走的人。上次他的电话一直跟随着我们,几乎每一批记者来的时间、与之见面的时间,他都有详细记录。最近他频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谈两岸经贸论坛,谈胡连会,接受我们的采访也相当老道。一个人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一定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尽管每次见许律师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可他的热心和坚持还是非常令人感动。
      联络不到采访对象,我都快疯了,这是我做记者以来最尴尬的一次。我硬着头皮给严先生拨了电话请求他的帮助,严先生真是我的大救星啊,一会儿就帮我找到了忠孝医院一位科主任。可等我把电话打过去,对方得知我要采访的内容立刻表现出为难来,他说需要请示院方,过一会儿答复我。这时候雨又开始下了,我们在仁爱路的大街上等候电话,我知道希望不大,又要泡汤了。果然,没过几分钟,电话打了过来,礼貌地回绝了我的采访请求。我万念俱灰,又向严先生求援,严先生再一次为我拨通仁爱医院翁林先生的电话,安排好了采访事宜。我不知如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只有在心中默默祝福。
      采访完毕立即回酒店剪辑发稿。电话通知北京,我知道今天没有人会满意,而我,下定决心不再追求完美。就这样了。
      中午,政大学者陈先生来电话了,他是唯一回复留言的学者,我心中肃然起敬,约定明天10点前往政大采访。
    
        傍晚的时候,雨停了,风凉飕飕的,我不想吃饭,有些难过。给家中打了电话,妈妈很兴奋,爸爸说家中一切都好,巍儿也很好。早晨在网上看见可宝正在写论文关于麦克白,我祝他复活节快乐,他哈哈傻笑。看见艾伦说“游学生活很愉快”,放心了。校友录上姐姐姐夫恩恩爱爱地爬山出游,开心得很。大家都还好,我情绪不佳。
       电视里说,台“教育部长”杜正胜在网络上开部落格希望与青年学生套近乎,结果每天都有大量的留言在骂他,有人干脆就叫他“脑瘫部长”,这让台“教育部”很尴尬。电视里还说,一位拾荒的老阿嬷没有钱给小孙女买图书就做了一回梁上君子,结果被送到了警局。我看了很难过,我要是在现场,一定用钱帮老阿嬷买那几本书,一定!
       今天乘出租车回酒店,遇见一位基隆林姓司机老先生,他长叹一口气说,100多年前东京要管台湾,50多年前南京要管台湾,现在北京又要管台湾,你说台湾苦不苦?我们听了面面相觑,不知作何回答才好。我其实特别想问,北京会让台湾民众受什么样的苦让您如此忧心呢?可一看老先生满头银丝,我又不忍心问了。讨生活不易啊!更何况这些年台湾物价涨了不少而收入又不见涨,岛内就业越来越难。老先生心情不好也属正常。我找不到采访对象都情绪受影响,老先生兴许还有更多不开心的心结呢!
       第一次初识台北,台北是个充满温情的地方。第二次再见台北,台北的温情里游动着丝丝伤感。第三次感受台北,台北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漠然。我依然喜欢台北,只是不再有激情和灵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