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版权音乐松巴音乐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版权音乐 |
自2015年国家版权局出台的“史上最严版权令”以来,在线音乐平台纷纷走向了正版化的轨道,网络音乐秩序明显好转。与此同时,在囤积了大量版权资源以后,各家在线音乐平台纷纷开始试水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可以说,在线音乐早已不是播放器的时代。当初那些比较热门的平台要么经过兼并融合,要么不断升级完善自身,都力求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加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时至今日,阿里、腾讯、网易三家平台纷纷开展了自身的战略布局,一时间让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粉丝经济”逐渐崛起。然而在这场风潮中,却迟迟未见曾经占据在线音乐半壁江山的百度音乐有所行动。
自去年年底并入太合音乐集团后,百度音乐的发展一度悄无声息,直至最近才再次走上前台。在十月份的发布会上,百度音乐抛出了发力“耳朵经济带”的最新战略。战略中包括对原有平台进行升级改善,新增了UGC体系和音乐商城,还预告了耳机、音箱等联名定制的硬件产品,尝试跨界融合。百度音乐宣称未来将从改善用户体验开始,围绕音乐延伸链条、跨界融合在差异化竞争中寻找新路。
如此来看,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未来主流音乐平台发展战略的共同目标,平台盈利方式也从购买会员服务、正版音乐、去广告等基本功能外,逐渐开发出了线上演唱会、明星直播互动,以及围绕“粉丝经济”衍生出的明星周边、社交等全方位付费服务,一条完善产业生态链正在逐步建立。
不过,在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下,版权的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今,以避风港原则作为侵权保护伞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国家对于保护音乐版权的决心不容置疑,各家音乐平台为获取尽可能多的版权资源都投入了非常多的人力物力。所以笔者希望如果侵权事件仍然存在,只是偶然出现的工作失误,而不是有意为之或视而不见。
通过去年“最严版权令”之后的行业整顿,我们不难发现:无论音乐平台做的有多么完美,用户群体多么庞大,服务多么丰富,都无法绕过版权这道关卡。一旦触及到侵权的问题,那么国家将会强制平台进行音乐下架并接受处罚,接踵而来就是企业名誉受损、音乐人的抵制以及用户流失等严重问题。
希望各家音乐平台能够以此为戒,在今后对待版权问题能够更加小心谨慎,对于版权资源的管理也要细致有效。严防盗版音乐死灰复燃,让国家与行业参与者共同努力得来的良好局面延续下去,为行业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前一篇:VR时代的音乐畅想
后一篇:广电媒体融合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