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美非洲】家门口的精品酒店:静.白方寸间


标签:
马林迪银沙公寓和爸妈一起旅行尤妮斯爱非俱乐部肯尼亚 |
分类: 爱非手记 |
人都爱往远处走,有时根本看不到鼻子底下发生的事。陪爸妈走过了东非印度洋海岸那么多地方,回内罗毕之前才发现马林迪家门口有一家特别静美的精品酒店,就在爸妈常散步经过的街角。因为拐进去一小段路,几次开车经过,庭院深深,门厅静谧,也没想多看一眼。
爸爸说这是他最喜欢的酒店,繁茂明媚的花花草草,幽静趣稚的小桥流水,真正是天天春暖花开。只是距离海稍稍远了那么一点点。就这么一点点,在马林迪,就是一大截子价钱。
整个院子都可以光着脚走来走去,静白方寸间。我们晚上散步从沙滩前面一直走进去,灯火恍惚,花影重重,被这突如其来的美丽惊到了,于是第二天一早又返回去看个究竟。马林迪很多酒店虽然漂亮,却总是有黑美女穿梭往来招蜂引蝶,看看不介意,多了却很腻味。此地清凉,没有此事,都是安静度假的老人,密友或者爱侣。
安静度日,岁月静好。适合带着一本书来,光着脚。纯白色的吊带纱裙,一把粉红色的玫瑰,一杯柠檬水。
这些天来,忙碌在内罗毕。拥堵的车流中,音响开得大大的,听着当地很红的一首斯瓦西里语舞曲:火热天使。MOTOMOTO
MALAIKA。马林迪,就是这样的热天使。纯真,却火热,一直燃烧着,无视世界喧闹与寂寥。
没有特别想念着,因为知道自己会回去。
他们在树荫,花影和水边看书,闲聊和晒太阳。我们安静走过,只偶尔拍景,不拍人。海边的风吹不进来,树太多了,有些闷热。然而处处是潺潺流水,还有娇艳的花朵。
老人和真正的爱侣喜欢的地方。稍微说话声音大一些,就会过意不去,仿佛吵到谁了。热力四射的印度洋海岸线阳光,透过重重树影,懒洋洋跌落在水面上。
诺大的院子里,没有一个角落是空闲的,总是趣致盎然。和马林迪大多数有着宽大草坪,高高棕榈树迎风招展的酒店,都不一样。特别总是好的,何况如此美。
从来对酒店,不是特别感兴趣。然而这样的庭院深深,花木扶疏,令人心动。住在这里的人,安享生命中与世隔绝的岁月静好,回忆,深思,纪念。静默之中,远远传来海浪拍击海岸的声音。
海边的时间,总是飞快。而且几乎是空白。似乎大脑放弃思考,整个人变成一根羽毛。
本来在海边,是想写些东西看看书的。老实告诉你,其实每天就这样晃过去了。还有散步,玩水,像孩子一样没个够,自娱自乐也不厌烦。反反复复也可以。
刚进去的时候,有些迷路。错落有致的布局,有些桃花阵的架势。方寸之间,左转右转,花草掩映,移步换景。
稍微留心便可以发现,每一个细节都很讲究,却顺其自然。每一棵植物,都长在该长得地方。
不空,也不做作。嗯, 挺好。一路就听到爸妈赞叹。
妮子和妈妈最喜欢的白石阶。落花点点,一路引着往海滩那里去。
细看石材却都是当地最常见的珊瑚石灰石,搭配粗粝的抹墙和手工木雕。
最代表非洲的红色马赛人形。粗糙的见得太多,暗地夸赞如此这般的精致。
像马林迪大多数酒店一样,老板是个意大利老头。不用想,一定是热爱黑美女,海鲜,野生动物游和潜水。
非洲野游的本质,一直是不要太过于讲究。看似漫不经心的种种细节,却有穿透心灵的味道。那一刻寂静和回首,已足够。
不知道为什么欧洲人能将这种趣味提炼出来,却不妨害非洲的天真和纯净。考虑这个问题很久了。有些恨恨地,不得不服。
和爸妈从察沃回来以后,一下子又增黑了好几度。在海边,一看皮肤的黑度,就知道呆了多久。比起树荫下发呆晒太阳的游客,我们的确更像老肯,也更有资格不再被当地小孩子追着要东西。混了个脸熟,都知道我们从不带钱逛海滩。
永远没够的游泳池。和妈妈开始怕羞,只在自己家里的泳池游泳,还挑邻居都不在的时候。后来才发现傍晚在海边大浪里玩水更好玩儿,都舍不得出来。
爸爸到临走了想起来问,这酒店叫什么名字?我说:“蝎子!”爸爸纳闷:“怎么就叫这个名字?”这样明媚静美呢。妮子回去查资料,整个无头绪。这里的意大利人,很少掉书袋讲历史。特别是在马林迪,总是活在今天,今天,就在美丽不变的今天。似乎凝固在核心,成为一颗珍珠。
记得小时候,好像有那么个童话:如果人真的到了天堂,会被闷死。天堂是白白净净,干干净净的,人长着透明的翅膀,啥也不用做,走来走去,微笑着。
真的会被闷死吗?这样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