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坦普·葛兰汀狂野非洲尤妮斯一个人的星空非洲 |
分类: 狂野非洲 |
荒凉嘈杂的都市,特别容易激怒她。那些突然做作的颜色和声音,那些难闻的气味,那些枯燥的食物。拥挤的地铁中,别的什么都看不见,抱着坦普·葛兰汀的书,仿佛抱着这世间最后一块面包。饥饿极了。
这个世界需要各种各样的头脑共同合作,需要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式和心智来理解事物。假如周遭的人缺乏理解的话,即使是爱因斯坦(假如他生活在今天,肯定会被认为得了自闭症)这样的人也会被埋没。何况是动物和野生动物,以及存活在某一类人体内的小野兽。而现实却是,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兴趣去理解真正的动物世界。
它们的情感和思维方式,它们看待这个世界不同的视角,它们被激怒后的反抗和悲伤。那些人类伤害和忽视造成的伤痛和挣扎,那些造物主赋予它们的独特天赋和本能。一直想起老早以前看过的几个老电影:《人猿泰山》《上帝也疯狂》《鳄鱼先生》。失去栖息地和生命本源的连接,被孤立在人类创造的怪兽般的巨大都市中,愤怒,沮丧,孤单,失语。渴望返回家园的盼望,所有的不顾一切。
动物用图像,声音,气味思考,而非人类所能辨识的语言。坦普·葛兰汀举止笨拙,缺乏社交能力,但这一切却并不妨碍她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她的天赋和人类带给她的折磨,令她能够从动物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真正所谓感同身受。
地上一个反射阳光的小水洼会令动物们惊慌失措,掉头狂奔;一个缓缓转动的风扇会令它们一动不动呆呆看数个小时。它们的记忆力好得惊人,超出你的理解。动物单纯得不能原谅,因为伤害过,就记得一辈子。
它们通过气味熟悉你,一旦爱上,就不能离开,总是会依赖,以为春暖花开,雨过天晴是常理和天意。
动物们总是看见很多细节,人类忽视的细节。人类已经完全活在概念化的物质世界中,这个世界由一些名词组成:成功;致富,幸福诸如此类。而动物们跟天真无辜的小孩子们接近,比如都会被对比强烈的对比色吓到,空气中的嘶嘶声;金属噪音,刺眼的光亮,地上的一个小东西,这些都是它们的注意力焦点。
对它们来说,恐惧永远大于伤痛带来的伤害。记住恐惧的经历,关乎生死。而这些恐怖经历,今天往往是由人类造成的。
坦普说:“我们都需要空间,自闭症患者也需要他们的隐秘处,一个允许他们躲藏、避静的自我世界。”动物们更需要,即使人类根本无法理解它们的行为和动机。天空,大地,灌木丛,溪流,花朵,大自然和家园。
天使往往选择成为一个举止失常,与俗世格格不入的人。比如坦普,比如《雨人》,比如《阿甘正传》。
他们看见的世界,比人类通常看见的都要丰富和美丽,他们承受的伤痛,因此更深刻,与生命直接相通。
这个美丽神奇的世界,绝对不是庸俗的都市生活所能替代的。试着,去理解你身边举止怪异的坦普们,也许他们只是试图传达给你一个信息,打开一扇门。门后绝不是你熟悉的金钱和权力的游戏与迷局。
坦普说:大自然可能是残酷的,但我们可以不那么残酷。
这句话,最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