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纳瓦沙湖东非大裂谷中国国家地理肯尼亚自助游尤妮斯 |
分类: 狂野非洲 |
得感谢《中国国家地理》的婷婷,她的独特视角和品味,她的包容和耐心,使得尤妮斯在杂乱的办公室事务中抽出片刻安宁,认认真真给一直深爱着的东非大裂谷最美湖泊“奈瓦沙湖”写了一个完整的介绍和全攻略。这条迷人的自助游路线,也是肯尼亚为数不多的可以在周末安全自驾游览的风景名胜。
大裂谷是这个星球上最壮观最美丽的地理奇观之一,漫长岁月,伴随它诞生了一连串由岩浆,岩石,阳光和雨水创造出的美丽火山和湖泊。奈瓦沙湖是东非大裂谷中海拔最高的一个湖,她很独特,安卧在裂谷中心,海拔却有1890米。这些天静静伴随着尤妮斯的,是她的阴晴与枯荣,壮丽和柔美。还有围绕着她的漫长地质年代和沧桑的历史故事。
“奈瓦沙”这个名字,来自于数百年来游牧在湖畔周围湿地和季节性草场的传奇马赛部落,意为:“波光粼粼的水面”。宁静中的无穷动,大自然的浑然天成。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深爱的BBC纪录片话外音一直在脑中回响。那些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人文情怀并重的美丽解说,很早就给妮子留下深刻影响。
隐居在肯尼亚乡间的五年间,尤妮斯在乡下的世外桃源距离奈瓦沙湖,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带上几本好书,望远镜,相机,保温咖啡杯,巧克力和水果,无数个周末,就在湖光山色,鸟语花香的奈瓦沙湖畔安然度过。环湖自驾是最好的方式。
婷婷是如此专业,将尤妮斯所有文中提及的地点都标注成完美精准的地理图标。相信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会沿着这些路线抵达那些原本不易抵达之处。它们藏在湖水和树林包围着的宁静之地。这宁静,也越来越成为城市蜗居动物的向往,找回天真的童话之境。
湖中的风雨欲来,一遍遍在写作的过程中重新呈现。周遭都不存在了,即使几分钟前还被莫名其妙的琐事牵绊着。雨季里,每到下午三四点风雨欲来。安静的水面一时波涛汹涌,蓝紫色的云楼瞬间堆积。倾盆大雨劈头盖脸而来,又转眼停止,彩虹转瞬出现,横亘在苍茫的东非大裂谷之间。
漫天舒卷的云朵和荒凉的湖中小岛。小岛形成弯弯的一个环状,卧在水中央。湖中明珠“半月岛”(Crescent Island),是诞生于湖中的一个古老小火山口的碗边儿。露出水面的那完美半圆形的山脊水枯则露,水丰则隐。中心的月亮湖,最深处达30米。
现在的“半月岛”,是私人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岛主是避世而居的一对意大利夫妇,被一帮中国友人羡慕嫉妒恨地封为“月亮岛岛主”。
四年前,一直担忧和操心尤妮斯的爸妈来肯尼亚住了一段时间。一路上他们陪着女儿走过非洲的雨季和旱季,走过骄阳似火里亭亭如盖的金合欢树,走过因雨季迟迟未到而飞尘四起的灌木丛。
奈瓦沙湖北岸贯通两个秀美的袖珍小湖“奥劳町”Lake Oloiden和“骚拿池”Lake Sonachi。前者湖畔林地中野花烂漫,牛羊闲庭信步,湖中河马和水鸟各自相安无事。后者如一只小小碧玉碗,被高崖和青葱大树环绕,湖畔常年栖息着一群粉红色的火烈鸟,又被称为“绿色的火山口湖”。
早年的殖民定居者,都将家安在林木繁茂依山傍水的北岸。前身都是殖民农场的私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劳莉迪雅”和“奥西里安”,一直是妮子周末自驾游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常常沿着湖岸,独自抱着鸟谱和望远镜追踪鸟类和蝴蝶,却从未迷过路。不像现在,好端端的,在城市中却时常觉得迷茫,坐过站。但是心依然是安宁的,依然是。得感谢非洲的岁月。
湖边最早的乡村俱乐部到现在也还是以“豪华舒适,典雅幽静”的贵族风范而被列为各国元首来“世界猎游之都”肯尼亚度假的胜地之一,离内罗毕不过一个半小时路程。以后必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朋友寻到此处,像尤妮斯一样喜欢上村野的安静与悠闲。
这个低调优雅的“豹居”,这几年也越来越受中国高端游客的亲睐,非常适合一帮朋友周末度假。一直希望可以和心爱的人重新走访这些充满野趣的烂漫天真之地。
第一次去奈瓦沙湖采风,是跟着大学里一位谦和的鲁阿族教授,他给妮子请了一个鲁阿族名字“阿晴”,意思是“早上的霞光”。
湖边的渔民笑呵呵就冲着相机过来了。新鲜鱼儿的腥气扑面而来,他们的笑容在阳光下面简化成白白的一口牙齿。
湖畔边处处可见的阴凉之地。野餐,歇脚,喝杯茶。都是快乐之极的一天。
更多有关奈瓦沙湖的介绍和自助游攻略,请见《中国国家地理》。不知道什么时候刊出,大概下个月吧。得问婷婷。
从奈瓦沙湖开始,会慢慢写下去,东非大裂谷其他美丽的湖泊,纳库鲁湖,博格里亚湖。给喜欢非洲的朋友们,多一些自助游的咨询。真正的行走,就是这样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