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2011-10-21 21:01:56)
标签:

马林迪

海明威

老人与海

龙虾

意大利富豪

la

dolce

vita

肯尼亚

尤妮斯

分类: 一个人的星空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碧水白沙的东非印度洋海滨小城马林迪一夜成名。大名鼎鼎的海明威来到这里续写《老人与海》的篇章:深海垂钓枪鱼,旗鱼和刺鲅。因缘际会,诞生了马林迪这家最著名却朴实无华的海鲜餐厅:《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慕名而来,为了这道招牌菜品:新鲜的炭火烤龙虾。幸运的是,菜牌终于不再是令人半猜半懂的意大利文。更妙的是,饥肠辘辘是最好的调味料。从花团锦簇的海景大道一路看海景过来,情绪和肠胃都调整得刚刚好。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La Dolce Vita,意大利式的甜蜜生活。在马林迪,所有的时间都要往后推迟两个小时。懒起,晚睡;漫游,发呆;是大多数游客的状态。而尤妮斯却不能够,去哪里逛,总是在人家开门之前就四处周游排查情况,总是最早到。香浓的胡萝卜浓汤和橄榄油蒜香面包都吃完了,也没见别的客人。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海明威当年住在一家叫《蓝枪鱼》的酒店,据说,他老人家终日迷醉在温暖湿润的海风和满斟的杜松子酒杯里,鱼却没怎么钓几条。终年二十二度到三十度的湿润海风,黑美女,白沙滩,绝顶新鲜的龙虾和其他美味海鲜,马林迪就这样从上世纪三十四年代开始,面目纯真地蛊惑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白人。特别是意大利人。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三千多定居在此的意大利人将整个非洲海滨小城翻版成为“意大利人万里之外的第二个家”“肯尼亚的小意大利”。别忘了,肯尼亚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北边的埃塞俄比亚曾经自豪将意大利人打出门去,成为非洲唯一没有被殖民的国家。而《老人与海》起源于美国的大文豪,老板是一位英国老太太,在处处意大利文的马林迪始终坚持英文菜单。这就有些意思了。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非常喜欢窗口这尊木雕。这个国家从草原到雪山脚下到海滨满大街动物和马赛人造型的纪念品看得让人吐。有人说,意大利人将他们的艺术爱好带到马林迪来,为这个原本平庸的海滨小城增色不少。刚从街上逛回来,除了市中心的几家店,并无太大惊喜。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招牌面包:橄榄油蒜香土司 Bruschetta,一口气可以吃三片。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头一天点了经典鲜美的螃蟹汤,本想再重复过瘾一把,黑人侍者弗朗斯特别信心十足地推荐了胡萝卜浓汤。果真,比起以前在无数家酒店吃过的同样名字的汤好过不知多少倍!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然后是鲜艳的海鲜冷盘。出彩的是熏鱼片,很有味道,复杂却新鲜。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已经很饱了,主菜才端上来。在酒店也是,除了意大利人,很少有人能从头吃到尾还坐得直的。吃龙虾在马林迪并不奢侈,这真得气死很多在内罗毕花近万把先令吃龙虾的有钱人。炭烧大明虾和斑节对虾一样超级好吃,更便宜,在内罗毕中餐厅也就是一盘清蒸鱼的价钱。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这样巨大的三只,勉强吃掉了两只,剩下一只叫弗朗斯用锡纸打包带回酒店。绝美的“海之床”酒店早餐却凡善可呈,一大早潜水又需要体能充足精神好。不如将这只大虾第二天叫服务生用微波炉打过,配全麦土司和清咖啡。善哉。。。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弗朗斯的绅士服务恰到好处,在他递过来游客签名簿的时候,稍稍犹豫一下,还是开心地写下:“最好的海鲜,很棒的服务”字样。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不愧是意大利人的地盘,这家叫“我爱比萨”的店,就在海景大道上,“深海钓鱼俱乐部”对面。来海边吃比萨?绝不!一次次路过,就是没有进去。再一次打的经过的时候,侍者都认出我,在门口笑说:“Singorina(小姐)你难道不爱吃比萨?全肯尼亚最好的比萨!”“Frutti Di Mare forever for me!”(对我永远是海鲜!)笑着直奔两分钟之外的“老人与海”去。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因为海明威在此有过重振深海钓鱼之雄风的梦想,马林迪至今因深海钓鱼运动而声名大噪。马林迪“海钓俱乐部”一年有两次国际海钓赛事。进去小逛一圈,只有两个目光阴沉的意大利老头坐着喝酒。传言意大利黑手党头目,被意大利政府通缉流落在此,开赌场洗黑钱。蒙巴萨太过招摇,很多国际名人选择无声无息来去马林迪,封闭式的奢靡生活在这里不会被狗仔队捉到。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除了早期的葡萄牙人探险家瓦斯科.达加玛的老掉牙话题,近些年来意大利富豪和名流的身影频频出现在马林迪,现在炒得最多的两个名字是:雷诺一级方程式赛车经理,意大利亿万富豪弗拉维奥•布里奥托尔和他的前任女友超模“黑珍珠”纳奥米.坎贝尔在马林迪分分合合的风流韵事。他们各自在马林迪都有房产和投资。因此走到哪里,少不了有人问你:晓不晓得这么一档子事?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去年10月,弗拉维奥花了上亿肯先令邀请各路朋友相聚马林迪狂欢。一路人马住在他的私宅“阳光下的狮子”,另一路住在“海之床”。老是有人奇怪:马林迪其实挺闷的,看老城没有蒙巴萨和桑给巴尔有味;除了海滩就是海洋公园;除了酒店就是酒吧;除了比萨,通心粉就是意式咖啡。你喜欢不喜欢马林迪,要看你有没有意大利人的那股子劲儿:甜蜜生活的核心就在于 La Docle Far Niente,无所事事的甜蜜。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要喝意式咖啡,市区最中心的这尊大象后面就是一家餐厅,叫“凯伦.布利克森”,很《走出非洲》的名字,却是意大利人泡当地妞儿的地方。不过,因为后脚一溜儿意大利精品店,前面又是敞开式的花园和大街,气氛却并不靡靡,随你坐多久都可以。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门口这位胖子是找游客换美钞的。很客气,不缠人。有两天潜完水了,吃过海鲜就在这里喝咖啡,下雨了也没带伞,就一直等雨停了再走回去。咖啡凉了,除了一大家美国人,真还都是意大利人和当地妞儿。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撑不住笑了,因为对面的一个当地意大利小混混马尔克斯在冲着我比划中国功夫。他背着个小腰包,老在这里呆着,人人都认识他。娃娃脸的他,跟非洲人没什么两样,说得一口流利的斯瓦西里语。眼角老多皱纹却笑得跟孩子一样。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他指着对面,说这家餐厅也不错。笑着摇头,对这格调不感兴趣。一个黑美女晃出来,我们压根没看到一样。因为背后坐着好几个。淡季游客少,她们也闲得慌,老在咖啡店坐着,不过喝的是啤酒。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Star Dust,“星尘”是个挺有名气的夜店,和 Vintage“佳酿”迪吧在一栋楼上,正门和侧门之分。晚上来了一趟,十点到还一点人影没有,又排得第一名。好不容易呆到12点,魅影重重的夜生活开始,我的哈欠已经遮挡不住。明天一早还要潜水,跳了一轮热舞就开溜了。门口围着全是各式各样的士和司机,幸好预约了酒店司机,一路 Ciao Ciao地告别了。如果不会讲意大利文,坐在那里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在场的全是意大利人和只说意大利文的当地人。而我很幸运,遇到一位能讲拗口英文的意英混血。


老人与海:意式“甜蜜生活”之非洲版

 

1498年二月葡萄牙航海家达伽玛抵达马林迪,这条航线的开辟直接导致了东非沿海香料对葡萄牙的输出和葡萄牙对马达加斯加的占领。他在马林迪立的这块穆斯林风格的纪念碑成为到此一游最标志性的建筑。尤妮斯去的时候,一个游客也没有。小雨还滴答着,背后的海域就是马林迪海洋公园,因此也没有渔船。

 

总之,当年海明威开创的方式,不是在海上,就是在酒店里,依然是马林迪的经典。除非你是那些无所事事更加快乐的意大利人:左一杯右一杯的意式浓咖啡;左一盘右一盘的通心粉;左一杯右一杯的葡萄酒;还有甜蜜无比的意大利冰激凌。嘴里从不闲着,眼睛不会闲着,四处看美女。

 

Mi Ami? 爱我吗?

Ti Amo. 爱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