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2009-12-21 00:08:13)
标签:

喀喀麦嘎

非洲热带雨林

森林人

英国传教士

蝴蝶

蓝猴

黑白疣猴

肯尼亚

分类: 爱非手记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辗转从乌干达和肯尼亚边境的爱岗山(M.ELGON)国家公园一路南下。乏善可陈,艰苦寂寞的肯尼亚西部,只有清早和傍晚,满眼的绿色才在金光灿烂中奇异地美丽起来。在当地朋友一个二百六十人的大家族住了两天,参加一百零三岁老奶奶的葬礼。整个人被没有隐私,洁净和安静睡眠的大聚会弄得乱糟糟,一直坚持到和每一个人微笑着拥抱告别。下一站是我原本的目的地-喀喀麦嘎热带雨林。行车在坑洞满布,泥塘满地的“路上”,三个小时后,恍惚中那种不好的厌倦又来了。真想放弃,车头一调,回家去睡好觉。念叨着梦想中的蝴蝶谷,听着喜欢的爵士钢琴,和我的斯巴鲁“森林人”泥尘满身地到达了。

安静美丽的林中居所,繁花绽放。在密林中等待着,每一个像我这样犹豫,挣扎和向往着传奇的旅人。第一眼,眼泪快要掉下来了。这样安静的美好,这样不易的抵达。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这不是一个游玩娱乐之地。密林大树下,花园尽头,这个安静的小教堂才是这处森林居所的中心。虔诚辛苦的数十年劳作和巧思,一对英国传教士夫妇和众多爱惜有心人士创造出的“爱之居”:一个热带雨林私人保护区。蝴蝶数量占肯尼亚40%,还有数量极为众多罕见森林鸟类,蛇类,猴子和昆虫。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我和我的“森林人”到达入口等待开门时,几只叫做“森林人”(forester)的美丽褐色斑纹大蝴蝶在泥路边嬉戏,羽翅翩翩翻飞。突然间,好像站在一个吸引力巨大密界入口。这种吸引力,如果你曾经体验过。那一刻,仿佛时间停止,约定到来。这个约定,曾经被遗忘和掩盖,当终于呈现在脚下的时候,所有的考验和艰辛都绽放成花朵。

荆棘开花。这是很多人被非洲吸引的原因。这是我在这里的原因。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所有的疲倦都消失了,只需要一个热水澡。走向我的”森林人之屋”,悠远的鸟语和森林的香氛已经让人满心欢喜,像到家了一般安逸。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第一天到达时已是中午,用过午餐就预约了当地一位导游,下午进森林找蝴蝶。整整三个小时,回来时已近晚餐时间,英式下午茶早结束。可是我还没回房间,已经看到房间外的露台上,摆好了简单精致的茶点。好像有个隐身的管家,我奇怪着,欢喜着,踢掉泥痕累累的鞋子,将它们摆放在台阶下。这里所有的房间和露台,都干净得要命。安静得要命。只有高树上猴子的怪叫,庭院深深里蝴蝶的飞翔和没有停歇的鸟语。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蓝猴在花园里散步。大多数时候,它们在花园的大榕树上吃果果,过家家。第二天和第三天一吃过早餐,就又进林子了。一连两天,下午都有暴雨来袭。导游乔治说,今年大旱,这里已经一个月没下雨了,你给我们带来了好雨。听了笑,说谢谢,真好运气。惊人的暴雨在夜里惊涛骇浪般将整个人包围。安睡依然。美丽脆弱的蝴蝶躲在巨树和岩洞下,阳光一现,便又晾翅翻飞。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悠长的下午茶因为暴雨变得异常安然,众多好书相伴,偶尔走到落地大窗前看风看雨。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隐身管家总是将茶点准时放好在我喜欢的地方,让我想起哈利波特里面的隐身小精灵。喀喀麦嘎也以蛇类著称。可惜这次没有遇到,因为蝴蝶总是在林间小径,泥路花丛旁,熟果坠落处出没,而蛇类,总在最深最暗处。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外面暴雨如注,安静读我的蝴蝶谱。蝴蝶一生五变。幼虫时褪皮三次,成蛹休眠一次,熬到化蝶惊变,险境重重,极为不易。在林中,遇到这里最美丽的几种燕尾蝶,一种珍珠母蝶,“森林人”,还有数不清的小蝴蝶。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暴雨将窗外风铃摇成风雨交响乐中高音部分,奇异破碎的敲击声。风雨越来越大,隐身管家出现,将窗门关好,将我的茶添满。将地板上的雨水擦净。我还是安静地看着书。忽然间,满天满地滚雷声中,噼啪一声巨响。我们都奔向窗前。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正对着茶室的一颗巨大非洲柚木在暴雨中折断了。因为没办法将巨大的断枝搬开,只好派人来用大电锯锯开。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暴风雨过后,一片狼藉,四处是坠木。忘记将鞋袜收回屋,变成汪洋中的两只小船。第三天穿了一天湿鞋子。这处“森林人”之屋的老主人,那对英国传教士夫妇在喀喀麦嘎地区传教办学,传扬环境保护理念。直到有一天在暴风雨中,一块莫名巨石击中正在坎坷泥路上驾车回家的老传教士,击碎挡风玻璃,正中他面部。车子失控,翻滚到河边山崖,被另一块巨石挡住。经历过重重艰难的老传教士,在这次大难不死之后,终于安静地不再辛苦挣扎。他们和儿女返回英国的家。这处美丽的居所,几经易手,又经历失火突刮反向风的奇迹,得以保存修缮。现在对外开放,成为当地热带雨林保护和传扬基督理念的一处善美之地。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经过辛勤劳作,花园洁净如初。绿色耀人眼。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我房间外面的露台。整个对着一棵大榕树,看猴子的最佳观景台。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珍贵和美丽又淘气异常的黑白疣猴。吃果果时不忘好奇观望正看书的我。其实我哪里看得进去书,装模作样骗它们。手边放着相机,偷偷拍。因为一站起来它们就往高处窜。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花园尽头,小径深处,大树底下好乘凉。密林中无数奇怪的声音,光线中令人生疑的阴影。宁愿不停往前走,也不要坐下来。无处不在的蚂蚁,小飞虫,蜘蛛。一片落叶落在脖领处,汗狂出!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花园大树上的热带寄生兰,雨后艳丽异常。离开前才记得要拍她。

“森林人”之屋-非洲热带雨林暴风雨中的“爱之居”
离开和来时都是同样一条路。来时飞尘,匆忙疲惫。去时泥痕,安静满足。

知道了,蝴蝶爱在哪里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