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记忆(四)---游泳

(2012-09-22 12:25:43)
标签:

杂谈

现在游泳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我们小时候游泳是一件非常艰难的活动。

 

准备

 

游泳前要跟父母要一角钱,父母一般不管。也不问我们去哪游泳和谁一起去。要是现在,儿子要游泳我一定要问他去哪游?和谁一起去啊?那时候父母只是给我们一角钱,我们去哪是我们自己定的。那个年代游泳的地方很有限,北京市只有两个公共游泳池。陶然亭和工体。再有就是游野泳了,比如八一湖,玉渊潭,陶然亭湖。

 

交通

 

游泳池离我们家挺远。大概有7站地远。我们约几个同伴,因为父母只给我们一毛钱,游泳要5分钱,回来可以乘车;也是5分钱。那个年代,乘车6站是5分,7站就要一毛了。因此,我们每一次游泳结束后就走一站再乘车,少花5分钱呢。去游泳要短打扮,衣服越少越好。因为存衣服只有一个小网兜,每人一包。衣服多了包就大,包大了非常麻烦。人家的存衣柜就是小的柜子。

 

买游泳票 更衣室

 

那个年代,不讲究排队。都是年轻人,热天游泳的人非常多,买用票要排队,但是都是挤。一场用票2小时。买完了赶紧存衣服。又是一场战斗!更衣室挺大的,但是人太多。更衣室只有长凳,木板条制成。根本不够用。墙上有一堆挂钩,也是给没有地方更衣的人用的。我们就靠墙找一个钉子把衣服挂上就行了,然后更衣,换上泳裤,不许穿鞋的。更没有拖鞋。存衣服是个体力活,那时候存衣服是一个小窗口,大家不排队,就是一个字“挤”!每个窗口都是一疙瘩人,大家使劲儿挤,拿到一个小牌就可以了。小牌是圆的,铝制的,有一根线,绑到泳裤的带子上。如果大家一起来,就得互相照应,大家有组织地保护一个人接近窗口,每次存衣后,大家更是一身臭汗!

 

泳池

 

游泳池分潜水区和深水区。潜水区标准的50X100m,有两个。人多的时候,简直望上去都是人,想煮饺子。最深的地方有1.2米。深水区有专人把守,非常严格。深水合格证是要考的。至少能游200米。深水区一个标准池,最深的地方2米。每个池边都有救护。男的或女的。戴着墨镜,穿着泳裤(衣),坐在高高的凳子上。特神气!

再往里面是高台跳水区,池深5米。我有深水合格证,但是不敢跳水。通常3米跳的人较多。十米好像很少有人敢跳。有时候看到十米台有人站在那儿,大家都特期待,所有人都抬头望着他的时候,我相信那个感觉一定很好!但是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冰棍”下来(直直的跳下,没有任何动作),但是已经很让人羡慕了。

 

回家

 

游完泳周身特舒服,滑滑的。我们把衣服取出来。那时候只是冲一下就穿衣服。没有浴巾,没有浴液,最多带一块肥皂(老人们叫“胰子”,据说是在肥皂出现之前,人们是用动物的胰腺洗手,因为那里含有许多酶,可以消化脂肪。)说是去游泳,那个时候如果天气特热,游泳的人又多,根本没法游。充其量就是扎个猛子罢了。

 

我们那个年代,父母真的很放心,快乐的童年,游泳是我们夏天的生活,如果时间早,我们还可以去铁道旁抓蟋蟀,粘蜻蜓......

游泳结束,我们一起再步行一站路,为省5分钱,坐上车就是非常得意的时候了。生活是艰难的,但是充满快乐和难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