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记忆(三)  下雨

(2012-07-25 18:16:19)
标签:

杂谈

想不到一场大雨,把整个北京的生活都改变了。甚至是一场灾害。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小时候下雨的情景....

 

收衣服

 

小时候,记得下雨前是一定要刮风的。每次天气阴沉,狂风大作的时候,院子里一定出现的是收衣服的大军。过去的院子是个大杂院。院子里有几条铁丝,大家把洗过的衣服都挂在铁丝上。还要加上夹子。洗完衣服可一定要记得收。那是都是休息周日,一般一早大家都在洗衣服,有时候铁丝不够用,还得自己拉绳子。要找两颗树之间,把衣服晾上。但是,有时候,我们晾上衣服就忘了。下雨来的急,关顾躲雨,突然想起来,衣服没有收!晚上必然挨批喽!有时候手忙脚乱,会把别人家的衣服收到了自己家,丢衣服的人在院子了大喊,热闹之极。

 

我的船

 

记得小时候我们住在城区,琉璃厂一带。那是的路是土路,没有柏油路。一下雨都是泥。那个时候我们特喜欢下雨。尽管下雨,院子里的积水也只不过是超过脚面,我们已经很兴奋了。每次下雨,我们都马上在家里做纸船,带棚子的那种,等雨刚刚停下来,就拿着自己制作的小船在积水的地方玩儿。可高兴了!

上到小学高年级,我开始自己做马达,用两节电池,自制螺旋桨,用皮筋做皮带,自己用一块木头削一个木船。还要自己漆上蓝色的漆。木船做好后就盼着下雨。因为,只有下雨才能把小船拿出去玩儿。马达一开,小船就自己走了,非常快,小朋友们是很羡慕的!

 

雨具

 

 

下雨后,大家都是用雨衣。塑料的那种居多。家里要是有军人,可以有油布或橡胶的。那时候我们有雨鞋,但是小孩子们喜欢光着脚穿一双凉鞋。要不是家长管着,我们特喜欢在雨里玩儿。早年的雨伞大多数是油布的,好像有很浓的油脂的味道,打开时扎扎地响。那种雨伞没有弧度,是木制的伞骨,真的不漏雨,可是太不方便了。不打开时像个小炮筒,特重,没法拿啊,我们都不愿意拿。雨鞋也很不方便,我们不怕湿脚,因为下雨一般就一会儿,如果穿着雨鞋,雨停了非常闷,脚老不舒服了。后来人们需要雨中骑车,相继出现了斗篷式雨衣,没有袖,前面怕挡视野,做成半透明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具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的雨具非常多,人们越来越不喜欢雨衣了,因为穿上雨衣影响自己的形象。雨伞越来越小,越来越花,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不是雨伞了,主要用于晴天了....

 

雨后的劳动

 

那个时候也有大雨,但是从来不会发生要把路堵上的事情。当然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汽车。每次下雨后的另一件事就是帮助爸爸妈妈擦自行车。那个时候自行车是每家必备的。一下雨,大人们都担心车会生锈,每到下雨的周末,我就帮助爸爸妈妈把自行车放在院子里,拿出工具盒,把自行车从前轮后轮,连飞轮都打开,用煤油泡,然后用黄油蘸着小滚珠抹在飞轮里。那是自行车最核心的地方了。可以说自行车的每一个地方我都拆卸过。最困难的是“拿龙”,车子的前后轮都拆卸过以后,如何让前后轮平衡,相当于现在汽车的“动平衡”“四轮定位”,刹车的闸皮不能碰轮子。每次给自行车擦洗要几个小时,那时候在车铺擦油泥要5毛钱呢!每次擦完,都要问爸爸,车子好骑了吗?爸爸一定鼓励我说:“特好骑,轻多了!”,每每这个时候,我就特开心。

 

时代变了,这么多年我们都没觉得北京这个地方下了雨会有什么不同。穿上雨鞋雨衣都有了。现在高楼大厦多了,城市变大了,为什么为下雨发愁了?积水的地段都不在老城区。北京这个地方建都时就看好了风水,地势等等。进入二十一世纪了,雨淋不着我们了,但是我们怕下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